新闻观察: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报告指出,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65岁+”5年后将破2亿 老龄社会进程快于发达国家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属于较晚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但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龄化发展速度在加快。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全包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27万人,占比为7%,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1亿人,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的总人口。20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8亿人,占总人口的 8.9%。到了2019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这一过程仅用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专家表示,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积极、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至关重要。
2050年老年人口将近5亿 高龄化特征明显
报告测算,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 22.3%和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
此外,高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1904万高龄老年人。《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8 年,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6.16%、 3.34%、0.96%左右上升到10.73%、5.03%、2.08%左右。其中高龄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速最快。随着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未来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中“高龄化”现象将逐渐凸显。
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过程相互叠加
报告还指出,中国老龄化呈现出一个独特之处,即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过程相互叠加。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城镇化同步高速发展。报告认为,人口老龄化伴随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将给城镇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将脱离原有的熟人社会,进入城镇中的生人社会,导致个体的碎片化、原子化。这将会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形成严峻考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冯文猛表示,老年人群规模巨大,在城乡、地域等维度上存在显著不同,政策举措需要根据城乡、区域、性别、教育水平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等特征加以分类。
【新闻观察: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迅速变化,老龄化是一个我们多次讨论话题,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以前联合国的标准是,老龄化社会是60以上人口占10%以上,现在世卫组织的最新标准是,65岁以上占7%,就是老龄化社会,占14%,是老龄社会。如果从全国情况看,厦门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最新的人口普查(2017),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人群占比是5.8%。全国大量的老人集中在农村。上海、北京、天津都比较高。
老龄化社会我们谈得多是挑战,实际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必都是负面的,老人经济的开发,老人工作年限的拉长等,都是新的思路。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是具体工作推进不够,比如适合老年人的设施。公交车、过街天桥、包括社交软件等。整体上说,老人不应该是被照顾的群体,而是让更多老人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让有余力的老人还可以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