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厦企攻关低熵高能钠电池 引领行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眼下,我市加大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相关企业也正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促进成果应用转化,不断提升竞争优势。这其中,厦企研发的低熵高能钠电池就投入市场应用、引领行业发展,一起去看看。
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周实: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钠电池,可以在超高温和超低温环境下使用,在零下40摄氏度,可以放出额定容量的95%,在70摄氏度可以放出额定容量的98%。
提到新能源电池,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是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锂电池。而在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记者头一回见到了钠电池的诸多应用。
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周实:因为2020年开始,国际上锂矿的价格飞涨,而我们国家锂矿也存在几个特点,提取难度大,提取成本非常高。为了解决锂资源卡脖子的问题,所以我们重点发展钠电。
周实介绍,相比锂电池,钠电池所需的钠材料地表丰度高、来源广泛,不含稀有贵金属,能够减轻锂电产业对外的资源依赖。从2020年开始,他们就将研发重点聚焦于低熵高能钠电池的开发。在-40℃低温环境中冷冻16小时、70℃高温烘烤8小时、明火燃烧至可燃物燃尽……这一系列“暴力”测试,是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进行的电化学性能实验。像这样的“超国标”试验,对这家厦企的研发团队来说还仅仅只是“基本功”。周实告诉我们,行业内不做的电池电芯裁剪测试,他们也要做。为的,就是适应市场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的需求。
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周实:我们的正极主材是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目前正极主材有年产5000吨的能力从正极主材,到形成电芯Pack(包装)成组 ,都是我们自主在做。
眼下,这款能够实现大倍率循环放电的钠电池已经投入量产,兼具高安全、超快充、宽温域和长寿命等显著优势,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在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等领域得到落地应用。
福建世记华钠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周实:厦门近几年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对我们企业发展也有帮助 。下一步我们再投资建一个正极的主材厂,计划在未来5年之内将我们的产能扩展到GWh(吉瓦时)这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