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新能源车险两难矛盾具有紧迫性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火热。特别是今年,在一系列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助推下,大家的购车、换车热情被点燃。就拿上个月为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占国内汽车整体销量的50.6%,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新能源汽车遇“保险刺客”?2023年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63%
新车拿到手,除了要上牌、还要给爱车买保险,但不少新能源车主在这个环节却遇上了问题。因为他们发现,新能源车的保费不仅比燃油车贵了不少,还动不动就被拒保,简直太扎心
在记者的走访中,不少新能源车主都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裸车价比较实惠,但保险费却比他们预想的高出了不少。
新能源车主 赖女士:我的第一款车就选择了新能源车,保费首年是5000多元。我觉得其实蛮贵的,像我的车,它的车身价不太贵。保费占它的整个价格来说,占比挺高。
新能源车主 肖女士:入门的新能源车大概是5万元,当时(一年)的保费是3800元左右,报价的时候我会觉得其实有点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以售价12万元左右的汽车为例,当时新能源车的保费接近4000元。燃油车则为2500元左右,与此同时,新能源车还面临着投保难、容易被拒保等问题。
新能源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了不少,是保险公司在获利吗?另一组同样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达109%,承保亏损67亿元;赔付率达84%,比燃油车高约10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险两难局面从何而来?出险率高 保险公司缺乏精准数据
一边是车主保费高,一边是企业承保亏损,为何会出现这样两难的局面呢?
记者调查发现,新能源车保险费高、承保亏,主要源于出险率高、维修价格贵、数据积累不足三方面因素。
出险率高 保险公司缺乏精准数据
某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承保的新能源车事故发生率比燃油车高70%左右。一方面,新能源车以年轻驾驶员居多,且新能源车起步快、声音小,智能驾驶功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驾驶员有更长的适应周期,这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不少新能源车车主购车多用于网约车运营,出险率更高,在自用车与网约车、运营车数据重合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识别,就可能基于风险系数调高保险费率。
明亚保险经济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林伟:(新能源网约车)相对来说比普通车型,或者是更高价的车型,使用率会更高。尤其是10万元左右的车型,2022年的车险保费大概在3000元左右,2023年的保费接近4000元的商业保险费用。
维修价格高 难度大 保险公司需要转嫁风险
另外,维修价格高也是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的直接因素。以零配件价格为例,根据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可维修性研究显示,约110个国内主流汽车品牌中,2021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有73、88、98和98个品牌常用配件价格上涨,平均调增幅度分别为9.91%、7.72%、7.53%和10.59%,其中59个品牌连续四年涨价。
新能源车主 黄先生:(保费)占比比较大的应该主要是车损这一块,车损险这一块占比比较高。
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常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无模组动力电池等高度集成化的制造方式,并装载大量智能化设备,维修难度和费用都较高,保险公司往往通过提高保费甚至拒保等措施来转嫁、规避风险。
新能源车更新迭代快 难进行风险判断
此外,燃油车车险已有多年数据积累,风险测算相对成熟。而新能源车市场更新迭代快,保险公司缺乏对新能源车的风险判断等技术信息,只能高定价来降低风险。
明亚保险经济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林伟:比如说某一些新能源品牌,它在这个行业已经慢慢消失了。消失过后新能源车的维护跟保养成本,就有可能没有渠道。那么保险公司基于经营风险的考虑,有可能会拒绝某一些车型的投保。
新能源车险两难局面如何破解? 国家多举措深化车险综合改革
新能源车势头正猛,但车险难题就像块绊脚石。要是一直拖着不解决,消费者买车会犹豫,车企销量受影响,承保企业业务拓展也受限。为了破解这样的两难局面,国家也在不断探索,接着来看报道。
国家多举措深化车险综合改革
今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提出“各财险公司要严格依法做好新能源车的交强险承保服务,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要求大型财险公司“积极承保新能源车商业保险,确保实现愿保尽保”。针对高风险新能源车辆投保难题,目前一些地方行业协会采取了组织多家险企“轮值”的方式,探索解决之道。
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针对新能源车险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要求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优化市场化定价机制,研究出台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
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
监管部门还明确了要:“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这类产品可以依据车主从事网约车行为的次数、里程数等研判风险,让风险与保费更加匹配,同时能够避免非营运私家车主因购买网约车热门车型而受到“误伤”。
加强数据互通 放宽自主定价系数
数据互通也是破解新能源车险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专家建议,在严格匿名化前提下推动车辆使用性质和驾驶行为等数据互通,解决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进一步放开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依据风险水平实施差异化定价,提高定价精准性和险企承保意愿。
新闻观察:新能源车险两难矛盾具有紧迫性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针对这种两难境地,你有什么看法?
针对保费高的问题我也咨询过业内人士,除了新闻中提到的这些因素外,购买新能源汽车现在是有国家相关补贴的。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新能源车在补贴完之后价格会更优惠,然而保费是按照补贴前的车价来计算,所以车辆到手价和实际保费相比差异也就会拉大。为了解决车主和保险企业两难的现状,我们看到监管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去尝试改变,车主的权益自然是需要保护的,可是在对保险企业提出要求和规范的时候,也得要考虑一下企业,保险企业毕竟是企业他也需要生存,所以政策调控更应该精准把控。此外,政策调控也需要尽快落地,尽快看到成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相应的保险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已经是个很紧迫的事了,这种紧迫性我觉得各方都需要重视起来。
多方发力 把“两难”变成“多赢”
我觉得要解决目前遇到的两难境地,可能需要保险企业、车主和车企三方共同发力,保险企业需要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精准控制综合成本。车主也应该改善驾驶习惯,降低事故风险率,这不仅是保险的问题,也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此外,车企如果能够丰富维修渠道,从源头层面降低维修成本,那么就能够降低一部分车险保费的负担。这几方如何能共同发力,可能还需要有牵头部门来打通壁垒,系统性去做一些措施,不要让大家单打独斗。我想,目前的两难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好,那么很可能会铸就一个多赢的局面,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