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知识付费不能成为谋财工具、消费陷阱

厦视直播室 2024-12-18 20:54:04

2024-12-18 20:54:04

在网上报班学习,已经成为不少人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付费行业也随之兴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突破6亿人。

网络知识付费套路多: 低价引流、虚假宣传 知识付费成“知识陷阱”

不过,在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乱象也是层出不穷,让本该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反而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堵心事。具体都有哪些乱象呢?

南宁的王先生开有一家网店,为了提高自己的拍摄技术,以便更好地展示产品,王先生花了2680元在网上报了一个短视频培训班。

消费者 王先生:我购买了课程之后才发现,老师只发了一点的资料和一些视频课程。老师也不主动教学,而且这些视频课程内容也过于简单。在网上随便一搜都能搜得到,我就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培训费花得真不值得。

为此,王先生要求全额退款,但培训机构说要扣除服务费和违约金,只愿退回1155元。王先生随后向12315进行了投诉举报。

广西消保委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 李竞莹:(网络培训机构)他们的套路都是这样子,第一是通过免费的这么一个课程去吸引消费者。就可能去购买这个课程,商家在推荐这些课程的时候,都会说是零基础就可以学会。而且老师就会包教包会,甚至这种短视频课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宣称)低投入然后高回报。

当消费者购买课程后,发现课程与商家宣传不符,一些商家还会进一步诱导消费者,说前期购买的只是基础课程,要想提高水平,需要购买更高级别的课程。

广西消保委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 李竞莹:有些消费者就会受到这样的诱导,就可能再次购买课程。当他发现购买课程的时候交了钱,一般都是几千块钱甚至上万,这时候老师给他讲的课。实际上是没有很多的实际内容,教学质量都比较差,甚至可能有一些消费者是听不懂的,这个时候消费者可能才能恍然大悟,可能自己是上当了。

王先生的遭遇远非个例,网络知识付费的套路还有很多,桂林的汪先生也中了招。不久前,汪先生花费近万元购买了一个网络课程,当时销售人员承诺所有视频5年内可看,然而没多久,他上课所用的软件就再也打不开了,向客服反应,也石沉大海。

声音来源 汪先生:录播课,反正两个月也不到。就是它APP打不开了,找不到客服,然后打电话那边没有人接 。

记者在公益性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了解到,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1月30日,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网课相关投诉14738件。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不予退款、服务不到位等。

消费者 青女士:它(网课)在宣传的时候,就以各种你能有回报的方式来,算是引诱你。

消费者 蒋女士:得看它那个课讲得好不好,如果好的话,我还是愿意为那种知识付费的。

的确,正如这位消费者所言,如果网课讲得好,付费也心甘情愿。然而现实中,作为保障网课质量重要条件之一的讲师资质,在很多网课中都查询不到,这也是网络知识付费的又一乱象。最近,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进行了一项知识付费消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6.1%的消费者遇到过低价引流的情况;42.7%消费者购买的课程未公示讲师资质;36.9%消费者遇到过“套娃”式收费的情况;还有23.3%消费者购买的课程退费困难。

网络知识付费套路多:讲师资质审核及备案管理存在问题

那么,为什么这些乱象层出不穷?又该如何遏制呢?

根据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文旅部共同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今年,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要求在较高专业水平的领域,加强对主播资质核验,在显著位置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并对无认证资质、假冒专业人士身份开展直播的账号依法依规依约从严处置。

讲师资质审核及备案管理存在问题

然而,浙江省消保委工作人员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对有关讲师资质审核及备案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

浙江省消保委消费调查监督部副主任 陈梦:行业的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的资质存疑,我们这次在体察中发现,其实大部分的课程 都是没有主动公示讲师资质,甚至有的直播类的课程,也没有向平台报备讲师的资质。

消费者维权意识弱

此外,在进行网络培训时,有些消费者不会主动要求与教学机构签订合同或协议,又或者是留存相关付款等证据,这给日后的维权带来了诸多困难。

广西消保委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 李竞莹: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去购买这些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去签订相应的合同。还有一定要开具票据,没有签订合同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尽可能去找到当时的一些支付记录,比如说微信支付或者是银行转账的这些记录。要截图留存,还有跟商家的一些聊天记录,一般来说商家支付了之后会拉一个小群,或者是有一个老师加微信,加微信的这些聊天记录,我们尽量是要保存的,这个能作为我们去维权的一个证据。

探索互联网+监管机制 规范在线教培

针对在线知识付费行业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不贩卖焦虑、传递真实客观的培训信息,合法合规诚信经营,唯有保证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培训行业整体形象。此外,消费者也应理性面对广告,谨慎签订培训合同,最好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网站上去查询这些网络培训机构的信息,了解到商家的经营情况后再做决定。

广西消保委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 李竞莹:也建议政府等有关部门,能够探索互联网+监管的机制,规范在线技能教学培训行业的发展,我们希望行业的一些协会,也主动担当,发挥行业自律,提高行业的一个服务质量。

新闻观察:知识付费不能成为谋财工具、消费陷阱

进入网络时代,知识付费学习已经成为流行和正在普及的学习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围绕知识付费,各种套路、陷阱却层出不穷,如何治理解决这样的问题?听听你的观察。

首先分析目前部分消费者遭遇的问题,一些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只是打着知识学习的幌子,背后干的却是圈钱谋财的勾当,对于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无论是平台、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坚决予以制止和惩处,而不能让这样的消费陷阱大行其道,危害消费者的权益,冲击正规的知识付费产业。

公众知识学习 需要更多公共服务供给

从调查来看,如今知识付费的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人,这个数据反映出借助网络平台,知识学习已经成为相当主流的学习方式。那么,面对这样的学习环境,在网络平台,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着力增加知识文化的公共服务,通过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惠。

人工智能到来 知识学习或将发生重大变革

再一个,知识付费是依托互联网的到来逐步兴起的,技术进步对于知识付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眼下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或许将对知识付费带来更加深刻的改变,知识付费产业可能将迎来全面的洗牌,唯有服务进步、质量过硬才可能在未来走得更远,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人工智能的普及,我们知识学习的便利性将大大提高的,更多的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选择,对于爱学习的人们来说,一定是一个福音。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