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策

厦视直播室 2024-10-11 21:03:09

2024-10-11 21:03:09

如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几乎涵盖了现在所有的养老模式,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也逐渐融入科技元素,变得更加“智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目前在我市三大养老板块中,都有哪些科技应用场景。

家住思明区屿后社区的强爷爷今年88岁,和老伴生活在一起。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日常生活中老两口相互照顾。现在强爷爷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或者老伴在家中摔倒或者突发意外。

强爷爷:小孩也不在跟前,我出问题就不知道了。

前段时间,在社区助老员的协调下,强爷爷家被纳入了“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工作人员在他家中安装了两个雷达监测设备。

厦门民昱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个能看到心率,有没有跌倒的预警,还有空间里面这个人有没有在,如果超过(设定)时间,也会有预警。

强爷爷家中只增加了这两个不起眼的小设备,但这背后却是一整套保障系统。雷达监测的数据连接着“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的后台,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后台工作人员、社区助老员以及子女的手机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

厦门民昱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话务主管 黄唯唯:老人一旦摔倒或者心率异常,我们首先会打电话给老人,看一下他是否有异常,如果老人联系不上,我们会联系(社区)助老员,同时助老员手机端也是可以看到的。

目前,民政部门已为全市511户独居困难老人和86床福利院特困对象安装了这套设备,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够享受这项服务。

在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每个入住的老年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卡片,这张卡片除了刷门禁外,还是一张定位卡。

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执行院长 华祎:这是我们一楼大堂,就可以看到有些在走动,有些是禁止状态,有一个实时定位的功能,另外我们项目外围有一圈电子围网,如果长者携带这张卡越界碰到电子围网会立即报警,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失智长者。

关键时刻,这张卡片还能成为一张救援卡,如果老人在院内发生意外,只需要按卡片上的报警按钮,工作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发现。

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执行院长 华祎:它可以定位到最近的摄像头,会抓取到报警信息,视频就可以看到长者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有紧急救助小组,可以第一时间到达长者求助的地方。

社区养老也充满了“智慧”。在殿前街道(高殿)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长者食堂,老人们正在录入个人信息。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民政部门将对全市老年人施行用餐补助,这台设备录入老人信息后,通过刷脸就能识别用餐老人是否为补助对象,并直接享受优惠。

殿前街道(高殿)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人员 王振源:他这一餐是15元,假如政策是补贴3元,老人直接在支付系统上支付12元就可以了,系统后台会自动进行这3元的补贴结算。

如今,我市养老领域中的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全市层面还建立了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监控、养老服务订单等数据都会接入,做到实时监管。民政部门介绍,接下来,他们会探索更多科技与养老融合的产品,用科技助力养老,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白锦焜:我们现在也在探索,目前很多机器人,包括信息化手段如何融入解决我们(养老领域)用工难的问题,以及相关老年人目前在家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高科技手段把这些问题解决在我们平常生活中。

【“智慧养老” 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除了刚才新闻中提到的,在我市三大养老板块中的高科技应用场景。近年来,我们从乡村旅居养老等康养产业,到可穿戴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再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智慧养老服务方面,都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下面,我们再去看看国内其他地方的“智慧养老”新科技。

在江苏无锡滨湖区的百禾怡养院,95岁高龄的于秀丽奶奶对“智慧养老”的高科技赞不绝口,她随身携带的智能胸卡连接着医护人员的管理后台,行动轨迹、身体状况都能实时地显示在院门口的大屏幕上。

无锡老人 于秀丽:这个牌子带在身边,到外面去如果摔跤或者身体不舒服,我一按(键),他们(医护人员)就知道要过来了。

无锡百禾怡养院办公室主任 丁锡丹:它是一个智能床垫,针对卧床的老人,老人躺在上面,是一个重力感应,我们在床垫上设置他(她)的生命体征,如果超出我们设置的安全范围值,后台就会收到警报,我们第一时间会来到老人身边。

这些神奇功能通过院内使用的中科院西北星系统实现,不断提升着养老服务的质量。

无锡百禾怡养院办公室主任 丁锡丹:我们实现了大数据的统计,员工和老人的数据都在里面,所有的护理员捆绑服务的老人,老人的护理等级、照护范围,每天要做什么,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查询,老人在这里享受服务的同时,家属也非常放心。

据了解,智慧养老应用落地已经越来越多,比如智能健康小站里,老人可以自助测量血压、血氧;失能老人家庭通过智能床垫,实时监测体征数据。再比如上海通过实施长者服务“银色数字工程”,打造“智慧长者食堂”等。随着养老服务越来越“智慧”,智慧养老正帮助老人由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养老迈进。

【新闻观察: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策】

曾经有一句流行语叫作“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养老就是一个生动的代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你有怎样的展望?

智慧养老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它是一种刚需。随着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养老服务资源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不断凸显,智慧养老则提供了一种治理良策。因为通过智能化手段,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连接供需双方,让优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刚才新闻中展示了,智慧养老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不过,智慧养老,智慧是手段,养老是目的,两者缺一不可。智慧养老不能只追求技术的“高大上”,还要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毕竟,当前不少的智慧养老产品或服务,其实有着比较高的门槛。未来,我们希望智慧养老能够更加注重普惠性,向特色化、差异化方向发展,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负担能力,把智慧养老的落脚点放在养老,持续推进智慧养老的场景建设和应用,让“智慧”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智慧养老既有技术精度,也讲人文温度,开发的产品既能为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陪伴、日常护理、健康监测服务,同时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娱乐需求,让智慧养老产品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伙伴。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