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之同安篇(二):从“白手起家”到产业集聚 同安实现“工业立区”发展目标

厦视新闻 2024-10-03 19:56:33

2024-10-03 19:56:33

在与新中国一起走过的75年里,同安从传统的农业大县,紧抓跨岛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一步步实现“工业立区”的发展目标,转型成为如今的工业强区。今天(3日)的《一起走过》大型全媒体报道,我们一起来看同安走出的这条从“白手起家”到产业集聚的发展之路。

位于厦门北部的同安,历史上长期都是农业县,农村和农民是经济发展的主角,工业基础薄弱。资料显示,直到1978年,同安工业产值仅有6868万元。

记者 张璐:同安的工业发展之路,就是从我身后的这家啤酒厂开始的。2002年,青岛啤酒通过拍卖,全资收购了这家啤酒厂,成立了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它有个老厦门人都熟知的名字——银城啤酒厂。

1988年,同安创建了以古城命名的啤酒品牌——银城啤酒,它成为了同安第一家较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当时银城啤酒一度占据厦门啤酒市场的半壁江山。

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原银城啤酒厂员工 张建国:当年投产完以后,对市场把握还是很精准,市场开拓也非常快,马上产品就是很畅销的一种状态,不到五年时间,第二期就开始扩建了

银城啤酒厂带动了同安工业突破性发展。1991年,同安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基本脱掉了一千多年的“农业县”帽子,昂首跨入“工业县”大门。

同安区工信局工信科科长 胡长慧:当时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财政紧张的问题,把加快发展工业作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迅速扩充经济总量。

2003年区划调整后,“新生”的同安区确立了“工业立区”的发展目标,同安工业集中区、轻工食品园等一大批工业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5年,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完成,开启了筑巢引凤新阶段,五年内就发展成为同安首个百亿产业园。而首家入驻轻工食品园的银祥集团,也从2003年开启了食品全产业链延展的序幕。

银祥集团董事长 陈福祥:市政府把厦门岛内的食品行业全部要搬到岛外,借这个机会,做食品又进到这个园区,要做就是要扩大(生产)。

敏锐地捕捉到低温食品发展前景,银祥集团立刻加大投资,扩大生产,产品涵盖了各类豆制品和肉制品,而这些低温食品其实就是如今冷冻预制菜的前身。作为我市较早进军预制菜行业的企业之一,银祥集团不仅承建了“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打造产品研发中心,年均创新50个标准化菜品。

银祥集团走出的食品精深加工之路也映照出同安轻工食品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同安区预制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集群雏形初现,核心生产企业达34家,跻身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区第六位。

记者 张璐:新兴产业在同安扎根,传统优势产业也在同安抽出了“新芽”。如今,同安持续推进“4+4+1”产业总体布局,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发展。除了预制菜,新能源则是同安打造的另一条重点产业链。

海辰储能是一家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新能源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基站、光伏、风电、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落户同安后仅用4年,海辰储能就从同翔高新城的一片空地起步,迅速崛起成为厦门首家独角兽企业,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海辰储能首席运营官 胡志嘉:通过不同品牌策略,可以占领现有市场,通过下一代产品,我们也向市场推出了MIC(长时储能)大电池,这种产品可以更好地将产品性能应用到极致。

近年来,同安区致力打造以锂电池为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海辰储能、厦门时代、新能安等龙头企业的“磁石效应”,聚力将同翔高新城打造成厦门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如今,同安区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成长迅速。与此同时,同安还探索“变换”赛道,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

同安区工信局工信科科长 胡长慧:接下来,同安将以更大力度打造工业强区,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新经济为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继续把同翔高新城和厦门科学城作为助推同安跨越发展的主引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增长极。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