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社区治理内核 营造中国式温度和人情味儿
社区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市在社区治理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案例。下面就带大家去两个社区走走。在湖里区高林居住区一里小区,有这样一处临时摊规点,它既能满足居民购买日常用品的需求,解决社区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还不影响小区的通行和环境。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
下午四点,家住金安社区高林一里的郑雅红推着小车来到了小区的临时摊规点,还没等她将热腾腾的包子、馒头、米糕摆好,就有不少居民过来挑选了。
湖里区金安社区高林一里摊贩 郑雅红:客人都是这里边的居民(一天)卖个几百元,基本上能卖完,就是我们可以安心经营,就比较感觉没有后顾之忧。
湖里区金安社区居民 陈亚旋:来这边买菜买肉,买海瓜子还买海蛎,都很方便。
高林一里这条短短50米的街道,囊括了32个摊位。从新鲜果蔬到熟食面点、从生活用品到服装布料,这处临时摊规点售卖的商品种类丰富,吸引着往来居民驻足挑选。
作为厦门岛内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人口约2.4万,中低收入人员占比63.5%,其中低保户和残疾人居多。他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照顾家庭,不少人通过摆摊这种时间灵活的方式解决生计。然而,随着摊贩数量的增加,占道经营现象愈发严重,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出行,还存在较大的交通隐患。而小区周边只有一家生鲜超市,难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能否有个折中的办法,既能方便居民,照顾摊贩生计,同时还能兼顾小区的环境呢?
湖里区金安社区居民 张华娟:方便咱们老百姓买东西,咱们小区居民再就业困难群体也解决了,环境也优美了。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和讨论,去年6月,金安社区决定将原本1.5米的人行道拓宽至3米,并在拓宽区域用黄线框定了摊点范围,引导摊贩定时定点有序摆摊。小区物业还牵头成立了自管小组,由小区党支部书记、热心居民、摊贩代表等组成,推行自我管理,明确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申请条件等事项,并将生鲜区与其他商品区域分隔开。
湖里区金安社区高林一里临时摊规点自管小组成员 林敬明:我们要求他(摊主)在线内经营,要遵守食品卫生的管理规定,特别做熟食的,我们都让他们去办健康证,平时我们一个月会有两次巡查,由我们社区“两委”带队,有问题,我们都会立马让他处理掉。
在自管小组的监督下,各摊主也会在经营结束后,主动将路面打扫干净。社区也在总结摊位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
湖里区金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惠萍:整完高林一里之后,感觉这套经验可复制,我们现在也在想办法把它复制到另外一个小区里头,也是采用定时定点,线内经营的模式,我们也希望看看今年内能不能整改完毕。
社区治理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近年来,我市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思明区黄厝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和组织的力量,成立了“宝妈议事团”“银发工作室”等团队,形成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共同编织社区“多元共治”的网络。
思明区黄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林丽虹:这里是我们的会客厅,今天有一群宝妈聚集在这里议事,今天主题是大家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居民 宋光辉:我可以给大家带来芳疗的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我们的情绪和身体都能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大家能喜欢。
【黄厝社区织密“多元共治”网络】
在塔头会客厅里,社区宝妈正在为社区活动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社区党委书记林丽虹介绍,原先这里是一个垃圾处理点,经过治理改造变成了居民“话仙”的好去处,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一批能人、达人自发组织成立了“宝妈议事团”等团队,共同编织社区“多元共治”的网络。
社区里的老人也发挥着银发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黄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6岁的退休“老村医”吴国连早早泡好了茶,招待来访的街坊邻居,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血压测量、问诊开药等服务。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居民 吴国连:每天从9点到12点(义诊),我们每个月还有一次大型的义诊活动,我们现在退休了,退休了尽量搞一些(义诊),为老人家服务,为群众服务。
伴随着社区环境提升和基层治理的深度推进,越来越多人选择到黄厝发展文旅产业,目前社区已自发形成328家民宿,咖啡店、餐饮店也越来越多。台胞黄嘉铭就是黄厝文旅创业者当中的一员。这两年,他开设在塔头社的纯手工凤梨酥店不仅顾客更多了,他制作的凤梨酥还贴上了“塔头”标签,作为“塔头台青伴手礼”送给前来参观考察的客人。
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台胞 黄嘉铭:环境肯定是大大提升,卫生、街道(容貌),还有整个环境等等,游客(数量)有在稳定地成长。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社区治理有温度有力量】
从创新设置临时摊规点,到设立“宝妈议事团”深化社区“多元共治”,这一个个案例,折射出的是厦门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市区两级制定了130多部(项)社区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向基层赋权赋能;推动“两企三新”群体、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资源联动,参与村(社区)养老育幼、传统文化和文创科创等特色服务,引导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社区,让小区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量。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周茜: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些散发的,自发的基层创新,将它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得这些小规模,偶发性的创新能够持续下来。
【新闻观察:社区治理内核 营造中国式温度和人情味儿】
首先,对于社区治理新路径,你怎么看,这些新路径又有什么特点?
社区是社会的缩小版本,也是体现社会治理水平的微观窗口。其实在之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着一个方向选择的问题,是要参照国外,建设西方那样有序,但略显冰冷的社区。还是打造温暖善治的社区?现在社区治理的种种探索,显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就是融入中国式的温度和人情味儿,是我们社区治理的最佳方式。而且一个有人情味儿的社区治理方式,还能让社区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参与了马垅社城中村改造的专题报道,其中有一期讲到了马垅的美食一条街。其实这条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来厦门打拼创业的外乡人就是在这里摆地摊,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在2019年,那条街两边就设置了摊规点,打造了美食一条街,早上是一条街的早市,早餐摊,晚上就是一条街的宵夜美食。这种美食街的打造不仅给马垅带来了烟火气,解决了这里的租客、住户们的就餐问题。甚至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摊主,他们就选择租住在了马垅,有的在这边都住了十多年,这又给马垅本地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不管是外乡人,还是马垅本地人,在这个社区里大家彼此相依,互相扶持的那种感觉就特别浓厚。不管社区治理有什么新路径,这种独有的中国式温度和人情味儿,就是我们国家社区治理始终要坚持的一个内核。
像这样的例子其实全市还有挺多,这恐怕要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感受最深。
当前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如何补齐短板,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从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等硬件条件的提升,到以人为本,一老、一小、甚至是涵盖各个年龄层的人群服务,可以说现在社区治理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有的地方,还存在公众参与度不高,社区居民缺乏对自治事务的关注和了解,也很少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现在很多社区治理内容,是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市场力量在为社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因服务质量、方式、收费标准等内容产生一些问题。另外社区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的社区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社区工作队伍面临人手不足和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大等多重挑战。所以社区治理既要看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也要能察觉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补齐短板,才能让社区治理工作继续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