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鑫问医:您关注过孩子的体重吗?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8-13 21:46:30

2024-08-13 21:46:30

胖,在很多时候标准并不统一。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胖胖的,代表很健康,养得好。但实际上,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接近20%,也就是说,每10个未成年人中,可能就有两个“小胖墩”。肥胖给这些孩子带来的,不仅是外貌的不同,更是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您关注过自家孩子的体重吗?今天,我们跟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康复治疗师:频率起来,腿抬高,对,很好,保持住。

在湖里区妇幼保健院禾山院区,两位学员正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这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12岁,她们都超重了。

减重学员:(体重指数)数据不太正常,都是超标准的,我自己也想减,为啥?因为身材太难看了。

减重学员:我们班经常就有很多说我有点胖,可能瘦一点会更好。

我们了解到,每年寒暑假这里都会举办像这样的减重研学班。通过运动训练和营养指导,帮助孩子减重。

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身高管理中心营养师 黄秀娟:基本上孩子过来,都是因为BMI(体重指数)太高了,可能家族本身也是会有一些这种慢性疾病的遗传史,所以(家长)会担心说孩子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一个风险,所以他就会带孩子过来。

除了减重研学班,暑假以来,我市多家医院的儿科门诊也迎来了不少“小胖墩”。7月以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接诊的“小胖墩”比假期前增加了20%,市儿童医院中医科这方面的接诊量更是翻了近一倍。我们了解到,来看肥胖问题的,大都是6到12岁的小学生,小男生会更多一些。

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李思思:和标准体重去比的话,他还差不多超了十几公斤。

在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小光和小亮两兄弟就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咨询。他们一个9岁一个11岁,肉眼可见,都比同龄的孩子胖。孩子妈妈告诉我们,她担心两个小家伙一直胖下去,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于是带来请医生干预一下。经过测量,小光的体脂率是28.2%,小亮达到了34.9%,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体脂率范围应该在10%到20%之间。

小亮:平时就爱吃啥?鸡腿,香肠,还有肉啥的。牛肉,猪肉,太胖了。自己其实有意识的?对,肚子太大。

看到这里,或许您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可能只是个别现象。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从厦门的一家公立小学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学校曾给在校生进行过一次体检,体检数据显示,这所小学超重及肥胖的学生数量占到了全校学生数量的约23%,也就是说,每五个孩子当中,就至少有一个超重或者肥胖。另外,我市一家中小学体检定点医院曾在去年对我市34所中小学校的超过6万名在校生,进行过体重筛查。结果显示,达到肥胖程度的学生占到了5.53%。

【肥胖会损害几乎全身所有器官】

从数据来看,我们身边超重甚至肥胖的未成年人确实不少。家长关注到了孩子的肥胖问题吗?通过走访我们发现,结果并不乐观,不少家长都是等到孩子生病后,才真正开始重视。

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治医师 李清:其实我们父母,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识度还是比较低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许珊珊:孩子体重长得好,这是好事情,所以他不想来看病,觉得不是一种病态。

在调查中,不少医生都表示,日常门诊中,很多家长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胖。即使孩子稍微胖点,但体检后各项指标都没问题,他们也就觉得这不是事儿。但,真的是这样吗?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中明确,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许珊珊:我暑假里面已经接诊了几个200多斤的(未成年)大胖子了,(另外)评估下来,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就有好几个,有一些孩子也许他可能没有那么胖,评估下来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有一些糖尿病前期的表现了。

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董莹:肥胖对于性早熟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性早熟的病人就诊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中可能大概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他的体重是超标的,已经达到肥胖的标准,我们现在见得比较多的像那种肥胖的(女孩),也经常是在8岁多、9岁就来月经了。

医生表示,肥胖会带来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的损害,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还会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但即便这样,真正因为肥胖,主动来就诊的家长和孩子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是“被动就诊”:因为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疾病,家长才带来看。结果检查后发现,这些疾病的“元凶”,其实就是一直以来被忽略的肥胖问题。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许珊珊:体重增加过快,(身体)对于这些生化指标它有一个自我调节的功能,我可能在这个范围内,我尽可能地去调整,保证我的身体健康,但是一旦越过某一个阈值之后,我没办法再调整了,这个时候就发病了。

许医生认为,肥胖还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从数据上看,超重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好像“隐形”了。一方面,肥胖的孩子不喜欢户外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害怕别人评价自己的体形,他们更容易内向、自卑。

如何正确认识肥胖呢?医生表示,在医学上,肥胖并不是主观感受,有着科学的判断。最常用的标准就是体重指数BMI。BMI的计算方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不过,儿童青少年每个年龄段的BMI是不一样的,家长可以在网上结合一些表格来参考判断孩子的体重情况。如果出现超重或肥胖,要及早引起重视。近日,国家疾控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

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治医师 李清:儿童青少年减肥、体重管理来说的话,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干预肯定是放在首位的,包括饮食,还包括运动。

医生认为,家长的饮食选择、运动习惯以及对健康问题的态度和认知,都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要当好“第一责任人”。

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李思思:培养每一个孩子这种自主的习惯,这样子才会对他的未来,终身是有受益的,甚至对他的下一代也是会有受益的。

肥胖,不仅关乎着儿童青少年健康,更影响着社会发展。从近年来接连发布的一系列《导则》、《建议》、《措施》,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紧迫性。超重肥胖绝不是一时养成的,也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采访中,医生也坦言,减重最难的就是持续管理。因此,各位儿童青少年们,告别肥胖,不妨就从今天开始吧,趁着暑假,管住嘴,迈开腿,管好体重,更是“管”好自己的未来。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