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暑期安全应该从每一个细节着手

厦视直播室 2024-07-11 21:39:58

2024-07-11 21:39:58

暑假已经热闹开场,孩子们开启了拥抱“空调、西瓜、大自然”的悠闲生活,但暑期也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到这个时候,有关平安度假的话题就备受关注。说到暑期安全,首当其中就是防溺水,这几天,就有两位年轻人在汕头海边玩耍时被海浪卷走,十多小时后被找到,但已不幸身亡,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深圳,近日,深圳海边有3人下海游泳被海浪卷入深水区,其中两人不幸身亡。《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每年我国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以上,而从溺水人群的性别分布上看,超八成的溺水青少年为男性。

【暑期溺水事件高发 该如何预防与自救?】

可以说防范青少年溺水,是暑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共同把好防溺水这个安全关,守护好未成年人的假期安全呢?

每到暑期,不仅是沿海地区,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溺水事件高发的季节。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共发生溺水事故17504起,致使3万多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年龄较小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溺水事故的高危人群。从溺水事发水域类型来看,河道、水库、池塘、泳池、海域等都是高发地,有超六成溺水事故发生在河道。

山东省德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综合部副部长 薛梦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和孩子们防溺水安全意识淡漠,不了解水文知识,不知道水下暗藏的漩涡、淤泥、渔网等危险因素,特别是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有的是结伴玩水嬉戏,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没有空调,为追求凉快的感觉,盲目下水导致悲剧的发生。

为了让孩子在遇水时有一定自救能力,当前许多家长会选择在暑期送孩子学习游泳,让孩子掌握游泳技能。

小学生:学游泳能保护自己,还能当一个兴趣来去培养。

家长: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这个游泳的技能,保护自己身体,保护自己生命。

北京市某游泳馆游泳教练 齐桓民:基本上第一节或者第二节课,会让他们学会一个仰漂,让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漂在水面上,最起码可以自主地去呼吸。

不过专业人士表示,对于青少年而言,即便能够掌握游泳技能,也要严格遵守公开水域或室内泳池的相关规定,切勿大意。

北京市某游泳馆游泳总监 张宏伟:首先不要去陌生的公开水域玩耍,一定要去公共泳池,就是室内的游泳馆,有配备救生员的这些泳池,自己不是很熟练的,不会游泳的一定不要下水。

为了增加安全系数,专业人士建议游泳可以通过着装等装备选择来提升安全性,尽量不要穿浅色泳衣避免和水体融为一体,还可以使用安全袖漂,背漂等装备增加浮力。此外,要培养未成年人掌握一定急救知识,如果确实出现意外不幸落水,一定要保持冷静,等待救援到来。

北京市某游泳馆游泳总监 张宏伟:让自己身体躺下来,头往后仰,双手放在两侧,呈大字形,然后脸朝上,这样身体会仰卧起来,就变得漂在水面上,如果双手举过头,大声呼救的话,这样就容易沉下去,反而沉得更快。

如在外遇到有人溺水,切记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应第一时间拨打110并大声向周边呼救请求帮忙。

梅州市游泳队主教练 张焯量:第一个不要盲目自己先下去救,先观察四周,是否有施救的东西,例如绳子、竹竿、矿泉水瓶浮力比较大的东西,或者江边都有救生圈都可以。先把东西丢给他,抓住以后自己不能站得很直去做营救,稍微蹲下来一点,最好是趴下来以免我们被拖入水中。

【孩子独自宅家需小心用火用电 防止误吞异物】

除了要防止溺水,暑期期间,孩子独自在家的时间变长,火灾、触电等安全事件也容易发生,家长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好安全教育。

近日,黑龙江鸡西市一小区的居民家中发生火灾,一位5岁小孩被困家中,好在经过民警和现场群众的联合救援,男孩被成功救出。孩子说,当时他正在家中看电视,发现厨房冒烟了,一看是电饭煲着火了。除了要预防火灾,夏天用电增多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小朋友:打雷的时候不能看手机,因为会触电。

小朋友:我们平常洗了手、洗了澡不能没擦干就去碰插座,会电人,会触电。不能拿物体插到插座里面,这样会触电。

小朋友:不能下雨天躲在电线杆下或树下,这样的话会触电。

此外,暑期在家还需警惕孩子吞异物 ,7月3日,南宁一名7岁儿童在玩耍时意外吞下一块磁铁,幸好没有卡在气道中,医生最后通过胃镜将其取出。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 蓝国锋:玩的过程中笑,就掉进去了。如果说进了气道就相当危险了,气道因为堵了五分钟以上,即使救过来,这个大脑损害都很大。

一些不慎吞咽了化学品的孩子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最近,成都一名幼儿在家中玩耍时,不慎喝下一瓶蚊香液,随后出现抽搐症状,经过几天抢救仍不幸离世。医生说,如果误服物为化学品,应立即送医并带上该物质告知医生,以作对症处理。

【关注暑期安全】

此外,暑假期间,孩子外出时间增加,交通安全也不能忽视,广大家长一定要牢记,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对于达到法定年龄的孩子,家长也要注意教育其在骑行时严格遵守交规。

近日,贵州黔西南高速交警接到报警称,有3名小孩进入高速公路疑似在捡烟盒。警方到达现场后,路过的两名司乘人员已经将一名小男孩带至应急车道内并对其进行看护。

报警驾驶人:你好,这个小孩在路上捡那什么烟卡,烟卡的。民警:你来捡烟卡,上次也是你哈。小男孩:嗯。

据了解,这名小男孩就住在附近的一个寨子里,由于孩子们中间流行“烟卡”游戏,他已经不止一次到高速路上捡烟盒了。当天,他跟哥哥及妹妹结伴进入高速公路寻找烟盒,在被过路驾驶人发现后,哥哥带着妹妹跑下了高速公路,而他由于正在捡烟盒,没来得及跑,便被驾驶人叫住并看护起来。

随后,民警向小男孩讲解了进入高速公路的危害性,又向孩子家长进行了交通安全宣传,叮嘱其务必看好孩子,不要让他们再上高速公路,以免发生意外。

近日,广西河池市一名13岁的女孩小蒙驾驶一辆共享电动自行车搭载两个同伴出行,由于车速较快,撞上了前方一辆两轮电动车,造成同行的伙伴小兰和两轮电动车驾驶员韦某不同程度受伤。根据相关法规,交警认定小蒙承担本次事故全部责任,而小蒙造成的损失由其监护人承担。

交警表示城市交通环境瞬息万变,很多未成年人又喜欢骑自行车出行,但是法律对于未成年人骑行其实有着严格的规定。

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和平大队民警 张颖:不年满十二周岁不能骑行自行车上路,不到十六周岁的时候不能骑行电动自行车,我们初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到16周岁,有一些同学,路上发现有一些电动的共享单车,他觉得骑起来很方便,要求我们的孩子们一定按法律规定来行驶。

交警提示,除了未成年人需要注意出行安全,家长也要做好榜样,遵守交通规则,并且在孩子出现危险行为时,及时制止、教育。

【新闻观察:暑期安全应该从每一个细节着手】

暑期安全这个话题,几乎我们每年都会谈,但是我们也看到,每年的暑期几乎都会发生安全事故,比如新闻中说的溺水、道路交通,当然还有其他安全事故,如何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青少年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关于安全的话题,应该不断提醒。学校放假前应该认真上好安全课。比如关于溺水的教育。另外景区、旅游城市也应该有更多的提醒。比如关于野外水域的安全,比如海滨游泳的安全提醒等。

暑假时间长,很多家长无暇陪伴整个暑期,应该鼓励街道、企业建立托管机构,可以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关注新型的安全陷阱。比如网络安全,比如新型的诈骗陷阱,比如一些新型的有害玩具,甚至毒品。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