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让馆藏文物“鲜活” “新潮” 讲好文物故事
什么样的地方,能一年吸引12.9亿人次前来“打卡”?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揭晓了这个答案,原来是博物馆,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关注国际博物馆日
今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上午,“国际博物馆日”厦门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市博物馆启动,有哪些有趣好玩的活动,一起来看看。
厦门主会场系列活动启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我们的瑰宝”厦门市博物馆系列宣传短片和厦门文物管家管理平台2.0版,并为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获奖作品颁奖。
2024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共征集作品2000多件,参赛者主要围绕嘉庚元素、成功文化、闽南传统建筑、厦博文物等主题进行创作,不仅富有新意、内涵,也兼具生活实用性,助推本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眼前这个《我爱厦门》冰箱贴套组,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作者将厦门的地标建筑、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金属材质的冰箱贴,成为轻便精致的伴手礼。
2024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于子钦:像我们邮票的冰箱贴,里面有厦门的景点,游客都会照着这些景点来打卡,让大家能够花小小的钱,把厦门大大的美好带走。
厦门两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实现“零”的突破
启动仪式上还宣布了厦门市博物馆、华侨博物院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喜讯。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结果日前公示,福建2家上榜,都在厦门,实现了厦门国家一级博物馆“零 ” 的突破。
华侨博物院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6年倡导创办,1959年落成开放。它是我国第一 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既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和业绩的博物馆,也是包括古代文物展、自然标本展的综合性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由厦门博物馆主馆和郑成功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破狱斗争陈列馆、陈化成陈列馆、陈胜元故居组成。它是我国东南地区一座重要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致力于我国东南地区特别是闽台珍贵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
截至目前,厦门共有备案的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11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国家三级博物馆1家。
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 陈娟英:今后我们着重想从传承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提高博物馆的综合实力我们利用馆藏的闽台文物优势和研究优势,来办一些原创展览。第二个方面要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做一些社教品牌和志愿服务。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厦门市博物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等地策划开展30多场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
厦大开展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从小小钱币看中华文化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首次展出500多枚品相精良的货币馆藏,吸引了不少师生、游客前来“寻宝”。这批精品文物是厦大商科百年历史的丰厚积淀,包括贝币、布币、刀币、圜钱、铜钱、银币等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货币,为观众清晰地梳理出了中国货币史的脉络。
厦门大学档案馆馆长、文博管理中心主任 王瑛慧:有一些钱币上面有很多名家的书法。比如说欧阳询的书法,比如苏轼的书法,希望能够让旧的文物讲出新的故事,让我们从这些小小的钱币中能够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了解我们文化的底蕴。
除了货币展,厦门大学还将开展博物馆打卡参观、神奇动物在哪里、博物馆之夜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
厦门大学学生 张雨荷:我们平时看展可能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像这样的主题日设置,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看这样的文物展品,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关注国际博物馆日:让博物馆“活”起来
为了大家在逛博物馆时不再“走马观花”,如今各类博物馆在“文物价值挖掘、文化遗产活化”上各出奇招,有的运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有的通过戏剧等表演形式增加“沉浸感”,“新玩法”层出不穷的同时,也让博物馆越来越有逛头。
皮肤肌理清晰 毛发材质逼真 “东方睡美人”辛追AI重现
这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在数字化领域的重大应用。
此次复原的辛追夫人呈坐姿,年龄大约35岁,皮肤肌理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服饰妆造根据出土文物1:1还原,体型体态甚至手部细节也依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时情况复原。
中国颅面复原专家 袁中标:辛追夫人是没有CT重建的颅骨资料,通过观察(辛追遗体)对辛追夫人的生前形象基本上有个概念,结合当时出土时拍下来的X光片,进行详细测量、分类比较,来推断她眼睛、鼻子、嘴,包括耳朵、脸型、颅型。
在现代科技加持下,历史文物从“活”过来到“动”起来,可交互版“辛追夫人”AI智能体预计下半年推出。
跟着博物馆“沉浸式”导览剧 感受北京宣南文化
让人们更直观触及历史,除了利用数字技术外,沉浸式话剧也是不错的选择,日前,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重新回归观众视野,该剧把博物馆里的文物 展陈 通过戏剧表现出来,让观众身临其境。《宣南往士》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宣南士乡历史文化展”为基础,由宣武门石额变化的白胡子神仙“石额公”和进京赶考的晚清举子“弘生”两个虚构角色引导观众走入各个展厅。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馆长 张丽娜:观众随着演员一起穿越时空,进入到历史中来,亲历历史这些人物事件,好像这些历史人物就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对话。特别是我们在剧中,还有很多的互动体验的这样的场景,有些观众朋友们也可以加入到我们的演出中来,也成为历史的亲历者,这是我们剧的一个很大的特色。
新闻观察:让馆藏文物“鲜活” “新潮” 讲好文物故事
通过刚才的视频短片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和途径来提升其传承力、创新力和影响力,都希望能够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哪些做法让您印象深刻?
我们现在走进厦门的某个博物馆,除了赞叹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与藏品互动,领略藏品所在那个年代的诗与远方。过去我们很多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是文物收集、修复和陈列,现在主要是通过展览文物,宣传历史文化,拓展传播维度,激活文物的生命力。为了让观众沉浸在文化体验之中,厦门很多的博物馆都逐步开始利用现代动漫及声光影像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动”起来,宣传成果很丰硕。
现在厦门很多博物馆都是“科技+”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基本上都有提供数字导览、虚拟展厅、自助讲解等服务,还有一些博物馆入驻了短视频平台,让文物在互联网中“鲜活”起来、“新潮”起来。可以说厦门一个个博物馆正在不断革新理念,实现文物的重塑,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变得可知可感。
目前厦门还有很多博物馆正在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以云课堂、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讲好文物故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让更多人感触文物之美,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中华魅力。博物馆的传承力,我们感受的是文物与历史的厚重感;创新力,我们享受的是以现代化信息传输展示技术讲述远古故事的时代感;影响力,我们提升的是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做好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尤为关键,我国是文物大国,除了在各大博物馆中馆藏的藏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76.7万余处,包含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
关注国际博物馆日:厦门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之路
由于不可移动文物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环境中,其保护更加不易,近年来,厦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探索“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新机制、新举措,并引入科技手段,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之路。
让文物拥有专属“管家” 文物管家平台全新升级
“厦门文物管家”是我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推出的一个平台载体,市民通过系统注册、认领文物,等上岗成为“文物管家”后,进行文物巡查打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目前平台已注册志愿者近900人,认领文物1800多处,巡查次数达10万多人次。
今天,市文旅局上线全新的 “厦门文物管家” 2.0版本。新升级的平台,在给志愿者使用的移动端上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不仅细化了志愿者巡查的任务,优化他们巡查打卡文物的现场定位等功能,还从最初简单的认领、巡查功能,增加了志愿服务、厦门文物、活化利用三大板块,让文物管家成为一个供志愿者学习、互动的平台。
市文旅局文物与博物馆处处长 郑敏慧:这就相当于我们为文物配上了贴心的“管家”,可以实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在后台管理中,它使数据更加精细化,方便数据的筛选,统计和导出,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志愿者的管理,对文物巡查情况的统计,和对数据统计的便捷性。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
与此同时,我市也正积极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据介绍,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次我市文物普查范围由六大类59项文物,细化拓展为63项,并首次明确将文化景观纳入普查对象,更加明确了文物的功能属性。此外,根据我市文物工作实际,我市还将涉台文物、涉侨文物、改革开放文物列为专项普查范围。目前我市已如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即完成普查机构建立等筹备工作以及全市的培训工作, 进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
市文旅局文物与博物馆处处长 郑敏慧:我市的“四普”工作也将采取试点探路,全面铺开的方式,拟选取同安区的一个镇街作为试点,然后各区再选取试点,预计将于7月份全面在我市铺开。
新闻观察: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普及工作
您觉得厦门今后在保护文物领域还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
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普及工作
第一要在做好宣传和普及,尤其是要把厦门文物的保护现状和公众参与需求全方位覆盖到我们的小朋友、青少年群体当中。 可以开展形式更加丰富的文物宣讲活动。可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文化学者和在厦高校相关专家教授组成“文物志愿宣讲团”,定期举办各类讲座,进行文物价值讲解和保护知识介绍。每逢周末、假期,志愿宣讲小分队还可以分片区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向市民、游客常态化开展文物宣导活动。
另外,在开展修缮保护的同时,我们可以聘请市专业摄制队伍会同文物专家深入各工地现场,介绍文物历史价值,记录修缮进程,宣传保护理念。
运用技术手段让古建筑“修旧如旧”
第二,我们今后还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旧城旧村改造提升会带来用地需求,许多建于上个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的古建筑面临着“拆或迁”的问题,这个情况要如何平衡?我认为,今后在为城市更新、提升发展腾出空间的同时,我们不能一味大拆大建,而是应该尽一切可能保护历史文脉,注重采用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让不少老建筑“走起来”挪窝进行“异地安置”,并进行评估检测、修缮加固,施展各种本领延续历史文脉,做到“修旧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