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毕业论文“AI+” 规范与运用需要找到平衡点

厦视直播室 2024-05-14 21:15:51

2024-05-14 21:15:51

OpenAI推出新模型GPT-4o:更像人类 用户可免费使用

今天凌晨,OpenAI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GPT-4o的人工智能模型。该公司表示,这款新产品改进了文本等方面的能力,并且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跟此前的版本相比,新模型改进了文本、图像和音频方面的能力,能够以这三者任意组合的形式进行输入和输出,交互方式更多样、更自然。此外,新模型能够处理50种不同的语言,同时提高了速度和质量,在进行语音对话时平均响应时长仅有320毫秒,与人类近似。并且,在进行对话时,用户可以随时进行打断。OpenAI公司表示,新模型性能更强,接口调用价格却只有此前模型的一半。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新模型,不过消息数量会受到限制,付费用户消息上限更高。预计新模型各项功能会在未来几周逐步推出。

AI成毕业论文“第二作者”?:多所高校发文规范大学生借助AI写毕业论文

也就是说,这次发布的GPT4o既提高了速度又提高了质量。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它都将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其实,早在此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不少AI产品都已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栏目之前就说过,有中小学生用AI来写作业,也有人用AI来复活逝者。随着高校毕业季的到来,AI也被不少大学生用来帮助写毕业论文。以至于有人直呼,AI成了毕业论文的“第二作者”。于是,今年不少高校专门发布通知,明确将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占比”进行检测,并对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我们接着来看。

4月28日,福州大学教务处发布通知,决定对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进行AI代写的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成绩评定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和论文评选的参考依据。

4月10日,湖北大学本科生院明确本届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将试行加入生成式AI检测,检测系统将识别论文是否出现“AI代写”,并出具对应检测报告作为参考。若检测结果为“AI代写高风险”,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4月9日,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也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AI检测的结果超过40%,学院将向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其自查自纠;学生在收到警示后,需认真修改,由学院统一在相关平台检测通道进行复检。

中国传媒大学也于近日明确,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须明确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是否使用生成式AI,并注明使用方式、细节等。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内容,也要明确说明其生成过程,并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相应位置具体标注。

其实在去年年底,科技部就对“如何依规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出过具体指引,明确提出,AIGC,也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应该用来“产生研究假设、直接撰写整篇论文文本、解释数据、得出研究结论”等。而近期,多所高校出台相关规定,也正是意识到了学生滥用AI存在的问题。

AI成毕业论文“第二作者”?

那么,用AI代写的论文真的能胜过学生自己写的吗?高校和有关部门又该如何更好地监管这一新技术?我们继续来看。

学生:AI有时并不靠谱 缺乏原创和实践性

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邹思,所研究的方向是视频理解,与人工智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今年即将毕业的他认为AI检索到的结果有时并不靠谱,论文重在原创,使用AI无法保证论文的原创性。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 邹思:写毕业论文的话,他需要一些原创性,然后数据一定是真实的,还有ChatGPT它生成的数据的真实性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同时它的原创性也得不到保证。

邹思说,面对这种新技术变革,他是抱着开放学习的心态,把它变为科研和学习时的辅助工具。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 邹思:我把它定义为一个助手,不懂的知识点我可以去查,当然它反馈给我的结果,我可能会通过多方渠道来确定它的真实性。

而学民间舞的郭甫浩涵认为,AI对一些实践性要求高的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学生 郭甫浩涵: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更主要的其实是实践,(AI)它能让我就是有一个了解,但是我觉得它是做不到对我们写出一种很多开阔性的一种知识,这些东西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才能达到的。

专家:AI写论文涉及学术造假 应立法规范

专家表示,当前,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在研究数据处理、研究成果形成、署名与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引发新问题。一篇大部分由AI生成且隐瞒使用情况的文章,既没有作者智力的贡献,也不符合科研诚信的要求,属于学术造假。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余胜泉:关键在于学生在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他有没有深层次的认知投入,就是你能够驾驭外部的知识,作为你创造力的支架的时候,这就应该利用,但是如果说你自己啥都不想,然后你就拿它给你生成一个伪造的东西,那就不应该用。

也有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对利用AI写论文的规范,还停留在高校“自主制定”规章制度的阶段,缺乏统一性,远没有形成行业性的共识及其保障机制。因此,有必要加快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面向全国的人工智能使用伦理规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要尽可能的通过立法规范它的使用,才有可能让它对教育发挥积极的效果。

新闻观察:毕业论文“AI+” 规范与运用需要找到平衡点

AI成为毕业论文的第二作者,可以说是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在不少学校纷纷推出规范举措的同时,恐怕我们更焦虑的是,智能时代,我们的教育该如何面对?关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观察?

毕业论文“AI+” 规范与运用需要找到平衡点

写论文时使用AI技术,我想这已经是当下无法回避的现实,甚至这样的情况正在日益普及。一项新技术必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AI技术的运用,可以更便捷地为毕业论文的设计制作提供灵感思路、查询获取资料;另一方面,这项技术还有不完善之处,他的帮助也可能会提供错误的信息,引人误入歧途。而我们更不希望看到的是,有人将毕业论文拱手相让,直接让AI代工,则完全架空了毕业论文对学生学业水平、研究能力的考察作用。所以,对毕业论文使用AI技术进行规范,我认为是相当必要的。但是如何规范?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课题,比如说,把评判的权力交给AI,他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到底会有多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是否都适用于同一个评判标准?恐怕在接下来的规范中,我们还需要更完善、更科学的评判规则。那么对于AI技术参与论文设计,我想与其在论文完成后进行监管,不如多考虑一下,在论文设计之初,学校、老师就对学生运用AI技术进行指导和规范,让AI技术的使用走到阳光下,让它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

正如刚才新闻中提到的,ChatGPT 今天又发布了新的版本,他的智能水平继续在快速进步。而实际上,ChatGPT 出生在2022年11月30号,现在还不满两岁。但是,他的出现却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正在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会是什么模样?现在我们还难以想象。但是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这会是一个“人机共生 共同演化”的时代,这意味着智能技术将会进入社会的所有领域,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机遇与挑战。

智能时代 教育体系亟待融合重塑

而我们首先要迎对的就是教育领域,过去传统的老师、学生的二元结构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老师、机器、学生三元共生的结构。从这个规律来说,我们今天讨论的已经不是在教育中用不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推进AI技术融入教育,在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确立教育的新样式、新形态,这样才能够让人们共同进入新的科技时代,然后利用新的科技创造新的世界。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