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率台湾青年访问大陆 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

两岸新新闻 2024-04-07 22:05:32

2024-04-07 22:05:32

6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一行来到秦岭北麓的圭峰山下,参访坐落于此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在看到《使琉球录》中关于钓鱼岛的内容时,马英九表示古籍里面证明了,钓鱼岛不属于琉球。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北京,三个分馆分别位于西安、杭州、广州,承担着中华优秀版本资源永久安全保藏、赓续历史文脉的重任。参访过程中,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在保藏库为马英九先生讲解了包括宋拓本《西楼苏帖》、明内府写本《永乐大典》、明蓝格抄本《使琉球录》、明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底本《公是集》、丁氏家藏晚清名人书札等。

他们还讨论了《使琉球录》中关于钓鱼岛的内容。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 刘成勇VS中国国民党前主席 马英九:过平嘉山、过钓鱼屿、钓鱼屿,就是现在的钓鱼岛。过黄毛屿、过赤屿、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古米山就是现在的久米岛。这是我们研究钓鱼台(岛)的人,一定要懂的。从古籍里面证明了,钓鱼台(岛)不属于琉球,说得很清楚 在古米山以外。对,这个资料在英国牛津大学,我也去看过,也有这一段话。

活动中随行的台湾青年,见到以前只出现在书本上的中国古籍呈现在面前,都显得非常兴奋,不停拍照留念。

台湾学生:张骞出使西域的那一张图,觉得特别有感触,因为以前的课本上看到,今天可以看到实体的。

台湾学生:看这些文物,然后看整个丝绸之路,感触蛮深的,也觉得经济发展,还有整个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印象最深的文物应该是刚进来那一面墙,然后全部都是《四库全书》,我就觉得非常壮观。

马英九在活动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台湾民间也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对经典古籍的重视是存在于绝大多数台湾人心中的文化底蕴。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 马英九:《孟子》梁惠王篇早就说过,“醋罟不入污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其实那个时候的周朝,如果你捕鱼不到一尺长的鱼要丢回去,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环保概念一点都不生疏。那么所以这个我刚刚讲,博学的孟子就有保育观念,所以文言文的古文并不落伍,期盼中华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继续照亮中华民族的未来。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今年清明,74岁的马英九带领20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学子“跨海而来”,在这座囊括“半部中国史”的长安城中,感触中华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民族信仰。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记得去年,马英九第一次回到祖籍地湖南湘潭祭祖,过程中几度哽咽落泪,表示“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今年,马英九先后前往陕西马援祠、马援墓参拜,老人同样感触良多。他说“我的祖先是从陕西迁到湖南湘潭,这次亲自到陕西扶风县寻根、祭拜先祖马援,实在难掩内心激动。”此次祭祖,马英九还与他父亲当时种下的一棵树合影,表示“这很有价值,很有纪念意义”。

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华夏好儿女,代代谱新篇。登城墙,睹秦俑,品典籍……在陕西参访交流的几天里,马英九一行先后参观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国家版本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名胜古迹,在无数震撼与感动中,共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多彩的历史课。一场“寻根之旅”,寻的不仅是个人的“根”,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只有让台湾青年一代熟悉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根脉。正如随行台湾大学生所言:“这些传统的文化、历史,都能成为我们成长的营养。”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愿景。共同联结构建了两岸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习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慎终追远,敬祖爱乡。两岸中国人不管走了多远,我们都始终不忘乡愁、盼着叶落归根;不论分离多久,我们都终将团圆、携手打拼。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