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偏差”起爆致3死,微信群背不起事故的“锅”
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一则事故调查报告引发关注。报告显示,这起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爆破事故,竟是因为爆破员在微信群沟通工作时理解有偏差而导致违规操作。
2023年11月13日,广西舜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未制定此次爆破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下,安排在高峰山矿区爆破作业。参与爆破作业人员共10人。警戒期间,在二期山头东面的爆破技术员蒋永春在微信群里讲:“对讲机没电了”“谁在后山”,安全员在核对二期山头东面各个警戒区域完成警戒后,在微信群里回复“充电了”(“充电”是给起爆器充电)“速度”,蒋永春回复“好”。在一期165平台的爆破技术员蒋永东看到微信群里的信息后,以为一期165平台已做好警戒,也在微信群回复:“充电。”相继起爆后,其他爆破员检查一期165平台深孔爆堆,发现爆堆里掩埋着一辆皮卡车,清点现场作业人员,才发现少了3人。
微信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通讯工具,确实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沟通和工作协作。然而,微信群如“双刃剑”,在利人的同时也会伤人,根本还是在于人们使用是否得当。因而,一旦发生“微信群误事”这样的说辞,就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指望微信群能从技术上减少“误事”的发生几率,更不应妄想微信群能替相关责任人“背锅”担下所有责任,而是应该检讨在什么样的场合可以使用,不能贪图便利而滥用。
这起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爆破员在微信群中的沟通出现了理解偏差,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严重缺失和责任意识的淡薄。
首先,企业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未能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明显是违规操作。
其次,爆破员在关键时刻选择使用微信群进行沟通,而非规定的对讲机,这反映出企业在安全培训和现场管理上存在严重不足。微信群虽然便捷,但在关键时刻无法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尤其是在复杂、容易产生干扰的环境下,文字信息更容易造成误解。
再者,事故的发生也暴露出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不强。在未得到警戒完成的明确指令下,爆破员就擅自实施起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操作规程,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极大不负责任。
这起事故,除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外,更应深入反思和吸取教训。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对于使用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工作沟通的情况,应建立严格的规范和监督机制,避免因沟通不畅或理解偏差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无小事,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即便没有用微信群而是用了对讲机,“理解偏差”也会因为各种心不在焉而成为造成严重事故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