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适度的焦虑是进步的动力

厦视直播室 2024-02-27 20:07:59

2024-02-27 20:07:59

前不久,人工智能企业OpenAI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立刻引发网友关注,我们栏目上周也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关注和探讨。不过,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Sora”带来的震撼视觉结果中时,已经有商家打着Sora的旗号开始掘金了。什么方式呢?就是售卖AI培训课程。“普通人用Sora赚钱的10种办法”、“99.9元给自己的未来一个机会”、“三周时间从AI(人工智能)小白变大神”。

【Sora带火AI培训课程:网红卖课?贩卖的不是知识是焦虑】

课程的标题五花八门,按照当前互联网的思维和浏览模式,这样的课程标题也确实非常吸引人。但是,这些打着“sora”旗号,蹭着当前流量密码的培训课,真的能带领学员在AI领域取得发展,实现致富梦吗?我们先来看报道。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在抖音、知乎、B站等社交媒体上,各类AI课程随处可见。除了李一舟外,知名AI类带客网红还包括“鹤老师”“张诗童”等,其中鹤老师粉丝数量超过700万,张诗童粉丝超过10万。截至21日16时,售价299元的张诗童AI课程显示“已被抢光”。而李一舟售卖的199元一节的AI课,已经因违规被多个平台封禁。此外,还有一些人在推销AI课程的过程中,声称购买自己的课程就能让普通人通过Sora赚快钱、发大财,而一旦错过,则失去了“普通人翻身的最后三个月机会”。这类营销视频也让一些人提出质疑,类似的AI课程实质上是在渲染焦虑情绪,通过向社会贩卖焦虑来“蹭流量”、“割韭菜”,对于新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有害无益。

上海某AI课程消费者:课程好像一共就40节,大部分都非常水,怎么用AI来做表,或者是怎么查询,你想要知道的内容什么的,每一节课都很短,说的都很基础,就感觉你刷其他的一些短视频你就可以刷到的一些内容。

受访对象 蒋龙生:我觉得这些视频的内容有一点点,过分地夸大现在AI的功能,有点夸大其词,就是说你不用这个东西,你马上失去工作,感觉是在煽动焦虑。

影视行业从业者:其实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学这个东西的,它对我整体的工作流程,其实有很大的提升,但有一些机构课,挂着羊皮卖狗肉吧就那种感觉,他们有的时候挣的是噱头的钱,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大家还是仔细分辨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面对这个Sora的培训,就要问问题,这些培训的机构和人员有没有相应的资质,他们是不是真正了解Sora,他们能否带领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场景,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学会问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有思考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当前我们面对Sora的挑战,整个社会应该形成的新的学习观念。

此外,法律人士表示,如果消费者所购课程内容与广告宣传的内容相差过大,课程提供方或构成欺诈或者虚假宣传。

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子墨:如果认定成虚假宣传,或者消费欺诈,课程提供方将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提供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直接售卖网络课程的平台方,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所以说平台方在这时候应当,严格履行平台方的监督义务,同时我们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环节一定要辨明煽动性的宣传。

【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几何?保持学习与提升创造力尤为重要】

虽然目前网络上售卖的AI培训课程可能水分居多,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AI时代”来临或者说面对即将到来的“AI时代”,我们最先想到的或者是最基础的功课,应该就是教育。这其中既包括了成人的教育,也包含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又应该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革呢。接着来关注。

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希望能够对AI领域多一些了解,也乐于通过学习来使用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者工具,毕竟从长远来看,大家都要做好面对“AI时代”的准备,提前培养自己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的能力,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必要的。

影视行业从业者 小石:比如说拍片子,不管是你服化道也好,或者你用的摄影器材,哪怕人员都需要资金支持,但其实这个Sora出来之后,我觉得其实是对这个专业的一个减负。

受访对象 王雪娜:我觉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个人来说肯定是能一直学习新东西,能学习新技术的人会更加有竞争力。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刘嘉:我们更需要干的一件事情,是慢慢去积累,把我擅长的东西和人工智能所提供的一些新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变得更有竞争力。

而基础教育学段,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受访家长:可能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会开发他的那些思维,就是为以后做准备。

受访家长:创新发展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基本的素养肯定也是需要的。

受访家长:有可能过去是成绩说话,但我觉着现在的这个社会,发明创造更重要。

对此,一些专家也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变革。

影视行业从业者:以前你文案做得很好,很有想象力,但你不会做三维,你做不出来,需要去求别人,那现在有创意的人可以把你的创意具象化,会让有创意有感情,能够对世界有感知的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地方已经设置人工智能必修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工智能必修课 还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知识和概念的一些介绍没有培养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素质素养,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业的负担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这种灌输教育方式,真正推进探究式 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素养大学就应该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过去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现如今,站在“AI时代”的大背景下再来谈教育,我们可能需要对此有新的思维与认知:知识确实是力量,但教育还应该超越“知识”本身,更多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今后的科技革命浪潮之中。

【新闻观察:适度的焦虑是进步的动力】

最近人工智能的话题很火,很多人都在痛骂一些网红割韭菜,怎么看待这种收割背后的焦虑?

我倒是不认可这是一种收割,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要市场有需求,那就必然会有人来满足需求。人工智能进步这么快,社会对于新科技出现群体性的焦虑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怕自己被飞速前进的时代所抛弃,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反而适度的焦虑也是我们进步的一种动力。新生事物产生之后,很多人确实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如果刚好有人愿意去总结、提炼前沿的知识,进而上升成一门课,只要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这本身也反映市场价值。就像很多人买书,只要书买到手了,好像就等同于看过了。如果是这种情况,我更愿意理解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有些网红只是贩卖信息差,缺少干货,盗用其他开发者的模型说是自研,这种的除外。我相信大家都是很清醒的,知道短期内不会出现人工智能让你失业的可能性,但是长期呢?我们也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二个我觉得大众大可不必这么焦虑,我看了sora生成的一些视频,我觉得对于垂直专业领域来说更应该去警醒。因为视频创作中已经可以兼顾到很多的细节,包括说光影倒映在眼镜上皮肤上的细节都可以做得到,包括之前很多智能生成视频解决不了的手,现在sora也可以处理得很好,这给了影视行业更大的可能性。像你我也是视频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更应该想办法去花时间去磨合这种新的技术,像最近这段时间很多电视台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室,当然他们不是因为sora马上生出来的,而是因为从AI视频生成工具诞生以来,很多媒体它就有这种内生的动力,愿意去通过技术去改变自己。不断的迭代,其实就是保持核心竞争力。

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觉得我们未来的教育可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你比如说,很多年前计算器的诞生,就是一种科技带来的冲击。中国和美国的孩子在这方面是有不一样的反应的。我们可能会更强调说我们的心算能力,我们要背99乘法表,但是美国的孩子可能会直接使用计算器,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掌握跟运用上,中国孩子的基础明显打得更牢。但是在进入更深层次领域研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对科研工作的影响不大。那同样在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也是如此。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于一些死记硬背的、概念性的东西,要求可以不用那么高,因为未来通过搜索引擎我们一样可以便捷地掌握,更重要的教育应该是去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有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有更多的创意来去完成那部分人工智能没有办法取代人类所完成的工作。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