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假不用埋头写作业
近日,杭州一小学开启了一场告别书面作业的“寒假实验”。据《钱江晚报》报道,该校宣布,这个寒假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为同学们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建议学生们或是走出家门看看世界,或是阅读各类书籍、观看具有艺术性的影视及戏剧,或是坚持锻炼、参与家庭劳动、体验社区服务劳动等。
一直以来,书面作业都是学生寒假的“保留项目”。一些家长和老师会把长假视为督促孩子恶补文化课、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不少学生“困在作业里”,直呼放假比上学还累。虽然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上述现象有了不小的改善,但现实中,许多学生依然为沉重的课业压力所困。
对此,极目新闻发表评论直言:“一些家长之所以对作业如此在意,背后的心态还是不想让孩子在假期太闲,不敢让‘鸡娃’的节奏慢下来,恨不得每分每秒都一定要有看得到的收获,如此功利地看待学习,不但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产生厌学、叛逆等情绪。”澎湃新闻评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如果要降低书面作业权重,终究必须有别的教育措施和评价体系来‘补位’。”
杭州这所学校的实践,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寒假不必整日“埋头写作业”,从而有更多“抬头看生活”的空间,展现的是推行素质教育、告别“成绩至上”的教育理念。对此,光明网发表时评指出:“创新寒假作业形式,是教育改革应有的样子。换言之,这项举措对学校和老师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醒,幸福的童年不该被太多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成长是多维度的,并非只有文化课成绩一项。孩子对传统文化和人际交往的理解,对大自然的感受力,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力,这些成长中的必修课,都要依托于逛博物馆、参与体育运动、走亲访友等具体的实践活动完成,而寒假正是让他们有时间自由探索的宝贵契机。
“光明日报”微信公号在《取消寒假书面作业,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一文中分析:“现在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让孩子全面发展,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比起在假期临近结束突击完成试卷和做题本,在假期的社会实践中感受亲情和友情、增强身体素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也许更能帮孩子们理解社会的运行逻辑,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对于这一探索,也存在一些担忧和质疑。比如,《新京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有人质疑,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大范围效仿这样的做法,那对那些家庭条件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的孩子岂非不公平?毕竟,‘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求父母投入更多精力,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底气。”澎湃新闻评论也提醒:“非书面作业的本意,是培养学生多元的兴趣和能力,如果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比赛,甚至变成了‘拼爹拼妈’类比赛,就难免变味,变成了另一种折腾。”
要维护教育公平,一个可行的思路,是进一步提升各地文化、体育等领域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并由学校、社区等基层组织牵头,策划一些具有普惠性的体验活动。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应当有必要的关怀和照拂,防止他们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寒假实验”中掉队。同时,学校要同家长达成共识,多注重孩子内心感受和内在素养的培养,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避免陷入“卷装备”“卷比赛”等怪圈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寒假,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