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旅游警惕冻伤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1-16 21:38:23

2024-01-16 21:38:23

咱们到北方旅游,千万不要低估了东北的寒冷,因为一不小心,真的可能会“冻掉”耳朵。面对严寒,我们该如何保暖呢?万一冻伤了,又要怎么处理?我们也去咨询了医生。

前段时间,有网友晒出视频,自己的朋友来哈尔滨玩,在室外两个小时没有戴帽子,耳朵冻出了水疱,甚至肿到了鸡蛋大小。医生介绍,这其实就是“冻伤”了。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来调节产热与散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如果环境温度足够低,持续时间足够长,尤其是人体长时间暴露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可能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冻伤。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邱小惠:(冻伤)发病是比较急的,一般是在东北这种比较极寒的地方才会出现,主要是跟血管在极低温度下产生这种急性的收缩,还有导致组织的坏死有关系。

面对冻伤,一些人会采用土方法治疗,比如用雪搓、用火烤等。医生提醒,这样不仅不能缓解冻伤,还可能加重。发现冻伤,首先应该要立马回到温暖的环境中。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邱小惠:回到温暖的环境后,要将冻伤的部位泡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差不多5-8分钟就可以出现复温,之后还是一定要就医的,皮肤组织或浅层组织已经恢复到比较良好的状态,那就不需要额外用药,或者配一些外用的药,帮助恢复(血液运行)。

眼下,不少人在东北旅游时,为求“出片”,喜欢穿着清凉、打卡拍照,医生建议,长期处于低温环境,还是应该全副武装,做好保暖。万一冻伤组织较深,很有可能会留下终身性疤痕,或关节组织畸形等不可逆的损伤。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邱小惠:(保护好)暴露的肢端部位,鼻子也是冻伤的好发部位,还有面部脸颊、颧骨这样突出的地方,手套也要戴好,手指、脚趾头都是容易冻伤的部位。

另外,医生还建议,除了加强保暖,平时也可以多多运动,增进血液循环,去东北游玩时才更不容易冻伤。万一在雪地玩耍时弄湿了贴身衣物,也要尽快更换,避免潮湿环境催生冻伤。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