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台记忆(六):光复重建中的“南强力量”

两岸新新闻 2023-12-26 22:08:27

2023-12-26 22:08:27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者侵占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怀抱。彼时的宝岛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作为距离台湾最近的大学,那个时候厦门大学涌现出了一批毕业生,他们满腔热情渡海赴台参与重建,为台湾的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台湾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系列报道《迁台记忆》今天就带您走进1945-1949年厦大赴台毕业生这一群体。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有着“台湾硅谷”的美誉。它的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硅谷之父”的何宜慈,是厦门大学1944届机电系毕业生。

1940年,何宜慈考入内迁龙岩长汀的厦门大学,成为厦大新创办的机电系的第一届学生。抗战年代,国难当头,厦大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艰苦办学,长汀学子们更是发奋读书,只为能早一天解救危难中的祖国。长汀时期,师生们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厦大精神,形成了“爱国、勤奋、朴实、活跃”的校风,为厦大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

何宜慈侄子 何邦立:因为这样的一些精神,你说对这些孩子,这个20岁上下的孩子,他的影响那是一辈子刻骨铭心,所以叔叔一辈子没有自己只有国,只有国家只有民族。

长汀岁月磨砺了厦大师生的意志,淬炼出一大批品正学高的优秀学子。所以,当台湾光复的消息传来,这座与它距离最近的高校沸腾了,许多厦大毕业生们欢欣雀跃,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渡海赴台,全身心投入台湾的重建工作中。何宜慈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台湾。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处秘书长 王智兰:都沉浸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重振社会面貌的热烈情绪之下,这批赴台的毕业生大部分是自发前往,加之厦大与台湾的地缘优势,台湾也特别欢迎懂闽南话的厦大毕业生。

到台湾后,厦大毕业生们把蓄积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他们下到最基层的岗位,成为台湾重建的中坚力量。

何宜慈侄子 何邦立:日据的时代被美军轰炸,所以电力几乎90%都瘫了,日本人走的时候认为台湾人三年都没办法恢复,就是厦大的毕业生,这些才是真正的骨干,结果半年就恢复了这个70%的电力。

据了解,1945-1949年间,厦大毕业生赴台就超过300人,占其毕业生总数的近35%。特别是长汀时期的厦大学子,他们在交通、电力、电信、水利、教育等领域,成为了建设的骨干力量。至20世纪70年代,助力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十大建设”中,有六项都由长汀厦大学子主持或参与主持。

重建工作让台湾重获新生,不过厦大毕业生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充分践行“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决心要把台湾建设成先进之岛、现代之岛。1976年,赴美留学归来的何宜慈着手筹建新竹科学园区,为台湾科技发展播种育苗。

何宜慈侄子 何邦立:在台湾创造了这么一个平台,交流、研发、然后生产,最后就促进到经济上面的一个提升,所以台湾到后面能够就是说,今天变成科技岛,包括今天大家都说台积电,事实上台积电就是利用新竹园区这个平台,在那里面发展这个半导体。

早期赴台的厦大文、理、工、法、商五院毕业生在台湾岛内多有建树,除了筹建新竹科学园区的何宜慈外,还有用文字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家余光中、剧作家姚一苇;创设高雄加工出口区的王逵九;让“黑人牙膏”风靡全台的周詠棠等……,他们为台湾发展做出的贡献,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厦门大学1944级台湾校友 周詠棠(生前采访):人家台湾人讲我们台湾重要的与生活有关系的,都是你们厦大的,我就回他们说,不是这么说的,我们是从厦大来,服务大家的。

何宜慈侄子 何邦立:(两岸)同文同种,好,大家一起好。两岸大家是共荣、共强,这个是最重要的。

海峡不是无情刀,终会变成交流桥。在何邦立看来,叔叔这辈的厦大毕业生们在台湾光复重建中的实干与追寻,于无形中也搭建起了两岸互通的一座桥梁。这道桥不只连结过去,更将通向未来。

何宜慈侄子 何邦立:这个桥梁一直在这里,一直在这里。

两岸破冰后,周詠棠多次回到母校,捐献数百万助学金;何宜慈也多次赴大陆参访,积极推进北京中关村、厦门火炬园等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南强学子们又一次化身“桥梁”,续写推动两岸沟通、交流、合作的佳话。

知无央、爱无疆。赴台厦大毕业生们为光复后台湾的建设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母校“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时光荏苒,一湾浅浅的海峡,抹不平厦大学子的意气风发,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人情暖流。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