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规范网络直播行为 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
如今刷短视频看直播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休闲日常,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当前主播群体已逐渐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职业化趋势,这样的趋势也意味着,当代大学生成为了直播行业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大学生”直播乱象渐起】
大学生开直播,他们直播的地点在哪里?直播的内容都有哪些呢?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宿舍里开直播,还有一些甚至游走在灰色地带,出现了曝隐私以及涉嫌性暗示等。当大学生直播这个队伍逐渐壮大之后,乱象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先来看报道。
如今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标签带有“大学生”等字眼的直播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些直播地点有的在校园、有的在餐厅,有的甚至在教室和寝室。在部分教室直播中,通过镜头能明显看到直播的环境是在课堂上,不仅周围有正在听课的同学,背景音里还会有老师上课的声音。显然主播是在上课期间偷偷直播。
而在一些寝室直播中,大学生主播会直播自己在寝室里吃饭,期间找话题和网友聊天,并索要礼物。还有一些人会和舍友一起上演搞笑情景剧或者直播一些开箱视频。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室友在宿舍直播”,记者发现超过50篇笔记都提到大学生寝室直播引发室友不满,有网友发帖称“每天晚上吵死了,我也和她们说过希望她们声音小一点,人家每次都不耐烦地答应一下,然后继续吵”“我觉得在寝室直播就是不合适啊,但是想不到什么严肃有效的理由让她不直播,求大家帮忙出谋划策一下”。
大学生:确实也是(直播时)能看到她宿舍后边,她舍友那些可能就是帘子也拉得比较紧,平时也不敢下来走动,活动什么的,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其他人的。(影响他人的隐私了是吧?)对对,是的。
大学生直播日常除了可能影响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以及违反校园规定之外,还有部分所谓的颜值、才艺直播游走在灰色地带,存在违法的风险。在某平台上一个以“大学生赚学费”为名义的直播间,名为“宝贝XX”的主播在直播中暗示网友可以送礼物加好友约线下见面。此外,当记者凌晨1点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大学生直播”后,发现不少标注“大学生”“女大学生”等标签的账号都在直播,有些主播在连麦男性的建议下,跟随音乐扭动跳舞,做出了撩发、摸胸、扭胯等动作。
大学生:挑逗已经属于色情之类的那种范围了。
事实上,在直播中打擦边球的行为,可能会遭到平台警告、下播、封号等处罚。此外,直播是公开传播,一旦被认定为传播色情信息,就可能会涉嫌传播淫秽信息而违法法律。今年7月,广东河源就有一名25岁女主播在直播中讲黄段子、做不雅动作构成了传播淫秽信息的违法行为,被警方拘留。
专家表示,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本身并不违规违法,但关键是要遵守文明规范,守住法律底线。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凯:直播作为一种高效的互动性强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促进社交互动,创意表达知识共享,以及教育传播等方面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够正确利用网络直播,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素质素养。而且还能培养他们适应数字时代所需的关键技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当网络主播,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另外一方面其实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果说他们在参加网络直播的时候,不去遵守有关的网络文明规范,打擦边球,做性暗示,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社会舆论,对大学生从事网络直播的质疑。
【 “大学生”直播权益如何保障?】
在我们讨论大学生直播如何从灰色地带走回正轨的同时,近日,河南平顶山一名大三学生李某,实习时连续五晚通宵直播后猝死的新闻,也让大家关注到了大学生直播的“权益保障”问题。我们接着来看。
根据媒体报道,河南平顶山大三学生李某,在公司通宵游戏直播近9小时后,回到校外出租屋休息时猝死。李某父亲表示,直播公司与李某签署的协议,要求每个月直播的时长不得少于240个小时,原本只在白天直播的李某从11月5日开始夜间直播,猝死前曾连续五晚通宵直播。但涉事公司表示,他们与李某签署的是《主播及公会合作协议》,双方没有雇佣关系或实习关系,而且李某是结束工作后在自己出租屋内死亡的,公司出于人道主义,只能给家属5000元的抚慰金。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学生直播主要有三类,包括自己播、签约播、实习播,其中签约播就是与直播公司、直播公会签约;实习播就是部分传播学相关的职业学院和高校,会让大学生进行直播实习。不论哪种方式,都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法律问题,一旦陷入纠纷或者遭遇诈骗,大学生自己都很难处理,相关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像李某意外去世只能拿到5000元抚慰金的情况,并不奇怪。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学校要对大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远离不良直播乱象,有关管理部门和平台也应更好地负起责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凯:相关管理部门和直播平台,应该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份的认证机制,以避免一些网红公司或社会人士,冒用大学生身份谋取不当利益。可以通过提供学分认证,设立奖项和荣誉等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将网络直播 转化为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有效监管直播内容,又能激发大学生运用网络直播为社会做出贡献。
【新闻观察:规范网络直播行为 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巨东红教授,巨教授您在高校里面工作,应该对身边的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有比较一线的观察,刚刚的新闻里我们看到,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直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乱象,如何引导他们从灰色地带走向正轨,您对此有什么样的建议。
2016年被称作“直播元年”。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占整体网民的70.3%;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整体网民的94.8%。直播、短视频行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机会超1亿个,成为青年群体的择业新选择。主要直播、短视频企业吸引求职者数量约50万人。2023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了我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最新数据,已有超1.5亿网络直播账号、超10亿内容创作者账号、近2000亿元市场营收。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8.8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2%。这些数据表明:网络直播是新业态的重要组成,是青年群体创业就业的“蓝海”,收看网络直播、网络购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大学生作为网络直播中活跃度最高、反应速度最快的主要参与群体,不仅是直播的“观众”,还成了直播的“主导者”,甚至快速实现了创业与就业,一些返乡大学生通过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销售。但由于网络直播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直播者缺少规范意识,大学生网络直播存在乱象:一是在直播内容上,有消极负面情绪和低俗内容,还有涉嫌传播淫秽信息;二是在直播场所上,课堂、宿舍成为部分大学生的直播场所,干扰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三是在直播权益上,大学生实习期间参与直播的权益未得到保障。基于此,大学生直播具有时代性、合理性,但需要规范和引导:一是大学生要严格遵守平台直播规则和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内容的边界,不可触碰法律底线;规范直播场景和形象塑造,遵守校规,尊重他人,确保直播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同学的正常生活。二是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直播的管理和引导,建立明确的相关规范和制度,支持鼓励创业、助农等积极导向的直播,惩戒直播乱象。三是平台应该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规范直播行为,维护大学生权益,确保大学生直播的合法性,禁止大学生通过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和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