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海绵小区绿化路面会“喝水”
厦门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打造海绵城市,能够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提高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厦门贯彻落实海绵理念项目数达2950项;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的面积占比为34.1%,超过了三分之一。
海绵小区绿化路面会“喝水”
海沧区的海投自贸天际是一个海绵小区。与一般的小区不同,这里的路面既没有雨水沟,也没有雨水篦子。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奥秘就在脚底会“喝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项目方还在路面打造了看不见的横坡与纵坡,遇到大雨天,雨水就会根据设置的坡度方向,顺流到小区内的下凹绿地、雨水花园当中。在整个小区内,各种海绵体组成的调蓄设施有效调节容积可达480立方米,相当于在宽16米、长20米的水池里,蓄水一米深。
厦门海投房地产有限公司工程师 李华裕:早期的(项目)我们更多使用的是灰色设施,像雨水桶、蓄水模块这一类的,需要人工定期去清理保养,还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造价也比较大。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绿色设施,像雨水花园、下凹绿地之类的,管养简单,成本比较低。
我市多个新城片区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成效
早在2015年,厦门就入选了国家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经过三年试点建设,海沧新阳主排洪渠已消除黑臭,逐步恢复水生态及周边自然生态;翔安鼓锣流域通过构建“海绵骨架”及源头海绵建设,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连片海绵系统。海沧马銮湾试点区、翔安新城试点区的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防洪排涝等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均已达到住建部试点城市建设要求,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成效,并向全域推广。
今秋开办的新学校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柏涛实验学校,就位于马銮湾新城集美北片区,整个校园的绿化面积达到了近1.4万平方米。植草沟、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甚至是操场的草坪,这些看似普通的绿地,实际上都属于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体。在绿地的边缘地带,还设有多个管道排水口,这是为了让屋面雨水可以经由墙面立管,引入到海绵设施中。
安居控股集团特工公司项目负责人 阮森中:遇到下雨天的时候,雨水会缓慢渗透到这些海绵体中,如果水量较大,高出溢流井的部分,会通过溢流井及时排出场地,避免过多雨水在短时内全部排入市政管网,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厦门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的面积已超过三分之一
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在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等各类项目中,因地制宜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截至目前,共有贯彻落实海绵理念项目2950项,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的面积已超过三分之一,“全市域推广、全流程管控、全社会参与”的海绵城市建设格局正逐步形成。
在我们身边,就有越来越多的道路铺设了透水砖。今年,我市实施岛内人行道改造,共铺设透水砖超11万平方米,改造了厦禾路、白鹭洲路等主干道人行道约12公里。这些道路上原来使用多年的九格砖,已经换成了长方形的深灰色透水砖。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道路的人行道已经或正在改造成透水砖道路,像是云顶北路、金山路、吕岭路、仙岳路等等。
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 王艳艳: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全方位植入海绵城市理念,留出足够多的绿地,能够像海绵一样,来吸收、储存从天上下来的雨水,来保障我们的城市安全。推动城市立法,《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的草案,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征求意见中,力争明年初能够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