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安全教育有必要 但流于形式就是徒增负担

厦视直播室 2023-11-21 20:49:09

2023-11-21 20:49:09

相信不少学生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不时地会收到学校布置的“打卡”任务,这其中就包括了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从幼儿园到初高中,几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安全教育知识。近日,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安全教育平台在线学习任务,并要求把通知下发到班主任。福州、泉州、成都等地也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要求安全教育平台不得强制打卡,一起来看。

日前,市教育局下发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温馨提醒,内容包括,学校可利用安全教育平台课时资源开展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在线学习任务;严禁以口头、公告栏、微信、家委会通知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市教育局还要求各区各校严格抓好贯彻落实,将通知内容传达至每位班主任,违者将严肃处理。

福州、泉州等地也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泉州还在通知中提到,“平台”学习情况“不再纳入年度全市学校安全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指标扣分项目”。

成都市教育局11月16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从强制课后完成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改为每月确定一次班会课组织学生在校集中收看、学习、交流讨论。

那么,什么是“安全教育平台”呢?据官方介绍,安全教育平台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委托北京学会安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网络平台,以通俗易懂的动画讲解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反诈等各种安全教育知识,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早在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就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严禁集中突击组织线上安全教育学习,但是这几年来,不少幼儿园和小学家长还是会收到学校布置的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任务,频率大概是每个月一次,打卡内容包含让孩子观看动画片、答题等。

【安全教育平台取消“打卡”何以令家长欢呼】

应该说,为推进面向学生的安全教育,搭建这样一个安全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通过一台终端就能触及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这是一件好事。但一些地方把安全教育的学习,变为强制性的线上打卡,就让事情变了味,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因此,这次多地官宣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获得了不少学生家长包括老师的一致认可,认为这是对此前做法的纠偏。我们接着来看。

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都表示收到过学校布置的安全教育平台“打卡”任务,有时候,没完成“打卡”任务,还会在班级群里收到老师的提醒,无形之中是一种压力。

学生家长:老师布置了就会通知,我们就要去完成,等于是说这个任务性的那种。

学生家长:忙了一天,然后回来看到群里面啊,好像有一个未完成的事情。有时就已经很累了,没办法又还得去完成。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家长表示,一些低龄孩子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平台上的题目基本不会做;而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平台上要完成的任务清单过多、形式也过于繁琐,不仅要答题,回答完之后还要截图,还要拍孩子看视频的照片。实际上很多时候,平台上的学习任务都是由家长完成的,而且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的,不仅“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安全教育,同时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受到形式主义的侵害。

小学生 :(你知道什么是安全教育平台吗?)知道,就是放安全教育视频的好像。(你在家里有看过安全教育平台的内容吗?)没有。

学生家长:家里小孩子有的都是两三个,现在这个打完卡之后,又要打第二个的卡,所以说真的其实小孩子没看,都是我们大人自己在看的。

学生家长: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其实说句很直白的话,很多都是家长在带领他去做,有些可能还不是很能听懂吧。

对于此次多地教育局重申“免打卡”,多数家长都觉得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安全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把在线学习量化成单纯的打卡任务,从而把压力转嫁到家长和老师身上。家校双方应共同努力,理论结合实践,真正把安全知识落实到生活中,用到实处。

学生家长:这个安全教育的话,其实孩子的意识是慢慢在培养的,形成这个意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那其实家庭这一块需要做,那学校这一块也是需要去做的去完善的。

学生家长:形式上面就是尽量让家长和老师 都不要耗费过多的时间跟心思,可能我们课间五分钟十分钟,然后一两个月,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学习,对于孩子的吸收,和给大家不增加负担,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方法吧。

学生家长:学校本身不是有那种安全教育课,还有道德法规这些(课)也可以用进去,我就觉得因地制宜,城市的小孩你看城市交通比较复杂,你多侧重这方面的,那乡村的小孩,你就可能会针对乡村小孩的环境去侧重。

对此,有专家表示,学校应该提升安全教育课程的质量,以倡导的形式鼓励学生和家长观看。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应举一反三,主动对一些摊派性质的任务进行梳理和规范,避免形式主义“层层加码”,让家长变成“指标机器”。

【教师的非教育教学任务知多少?】

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的举动,不仅让家长直言“解放”,也让不少老师感觉“减负”。事实上,大家反对的并不是安全教育,而是这种形式和任务。比如部分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将“自愿学习”变为了“任务指标”,将打卡率、完成率与学校荣誉、教师考核等挂钩。其实,困住老师的远不止这一个平台。近年来,学校的社会职能被过度挖掘,各方都试图通过“学校-老师-家长”这一链条,实现各种治理意图。近日,光明日报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在全国12个省(市)对教师非教学任务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调研中,不少教师坦言“非教学工作量占用过多时间精力”。60.8%的受访教师表示,参加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综合督导、评估验收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这是当前教师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想减轻的工作”调查结果中,排在前5位的是:迎接各项检查、撰写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材料、参加各种评比和比赛、课后服务、家长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非教育教学事务。

更应重视的是,各地均有不少教师反映,强制关注公众号、摊派安装手机App、转发点赞拉票等“指尖上的任务”成为“增负”新趋势。这些任务大多与教育教学无关,但又“不敢不做”。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摊派与自己的绩效、评优评先等挂钩。不仅如此,教师还常被要求将此类任务布置给学生家长,次数多了,经常引发家长“吐槽”,甚至出现家校矛盾,老师又不得不花精力化解,导致“负担越来越重,循环难以打破”。

【新闻观察:安全教育有必要 但流于形式就是徒增负担】

多地要求安全教育平台“免打卡”,很多家长举双手赞成,表示早该如此了,你觉得是为什么?

其实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也和刚才视频里那些家长一样,此前深受安全教育平台的困扰,经常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到群里老师提醒我要打卡,而且任务很急。对于安全教育平台,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有话要说”?我们首先来看,在平台里面,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查看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还有答题等等,认真全部做完耗时不短,而且频率是挺高的。那么平台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吗?事实是,我身边就有不少家长发出感慨:孩子的参与度几乎为零。孩子白天都在学校上课,自己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尤其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连题都看不懂,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但这种高频率的学习打卡又必须做,很显然最终就变成家长的任务。其次就是我们一边教育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一边又让孩子完成网上的学习打卡,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也是给孩子增加负担。事实上,在家长抱怨的背后,学校的老师们也很无奈,不少老师说,知道家长们工作都很忙,也不想追着天天催,可当这种打卡变成考核、变成任务,他们也只能完成。这里也有个现象,现在学校里增加了不少非教学任务,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评估验收等等,也老师增加了很多压力。一些老师也表示,希望能够尽量减少这种课外任务,让他们能够专心在教书育人上,回归课堂。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位家长发出“灵魂拷问”,设计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孩子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但如果是通过这种强制打卡的方式,家长、孩子、老师都只是疲于应对,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形式主义”,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这次多地叫停了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可以说是为很多人减负了,让老师安心教书,让家长只做家长。

安全教育平台“免打卡”,但安全教育又非常重要,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其实有很多更灵活的方式。比如定期利用班会课组织大家集中收看、集中交流学习;多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可以动员校外力量,邀请交警、消防员等等走进学校,也可以让孩子们走出学校去实践,这样沉浸式的互动教学也更有利于孩子去接受。同时我们家长也应该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点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安全观。当然,孩子的安全教育,包括其它一些书本以外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观念的树立,如何能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今后学校和家庭应该一起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