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移动支付方便“一键支付”
今天是世界儿童日,我们来说说跟儿童有关的话题。如今,随着触网年龄不断降低,{未成年网民的规模越来越壮大。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91亿。}如何对未成年人用网进行管理,是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孩子一直玩手机该怎么管?”“怎么知道孩子在网上都干了什么?”“孩子玩游戏充了好多钱,该怎么退?”……各种未成年人的用网问题已经成为家长们实实在在的“焦虑”。
关注未成年人用网管理:9岁女孩玩《蛋仔派对》轻松充值数万元 问题出在哪?
这其中,“孩子用家长的银行卡给网络游戏大额充值”的新闻,我们栏目此前已经报道过很多次。最近,又有媒体报道,一名“9岁女孩玩蛋仔派对刷走了全家积蓄”。这类事件反反复复出现,问题究竟出在哪?来看报道。
据报道,这名9岁女孩是利用奶奶的身份证认证,买游戏皮肤加上主播直播打赏,总共消费了17万多元。而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受访的小学生中有近九成常玩或玩过蛋仔派对的游戏。谈及其中的游戏充值和打赏付费,大家都不陌生。
记者对话小学生:(你是几年级的呀?)五年级。(你会玩蛋仔派对那个游戏吗?你们同学们会玩吗?)当然会。
记者对话小学生:(你平时玩蛋仔派队游戏吗?)玩。(你会给它充值买皮肤吗这些?)不买。(不买啊?你同学会买?)会。(那他们会充多少钱一般?)648。(648?)对。
(那你有充钱吗?你同学们会充吗?)应该会。(那这些都是家长们同意的吗?)这个我不知道。
到底是什么游戏在孩子中如此风靡?未成年人为何如此轻松的就能充值付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也在手机端下载了这款《蛋仔派对》游戏进行体验。注册环节需要实名身份认证,但无人脸识别环节。结束新手体验后,记者看到游戏界面有 “商城”和“盲盒”相关体验,打开后可为所选择的游戏形象进行更换皮肤等操作。界面显示,APP内单次购买最高额度为6480“蛋币”,折合人民币648元,可重复充值。记者点击充值后直接进入付费环节,无需任何身份验证、人脸识别等相关要求,由此来看,只要孩子知道家长手机支付密码即可轻松付费。
据了解,当前,游戏充值是网游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蛋仔派对》游戏所属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为187.98亿元;该季度,来自于在线游戏的净收入约占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的91.7%。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蛋仔派对》相关投诉有近13000条,投诉内容几乎都是关于在家长不知情下孩子充了钱,家长们认为平台有责任进行封控监管并要求退款。
关注未成年人用网管理:拟出台标准管理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长
从新闻中可以看出,这个游戏的实名认证落实程度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以至于只要孩子知道家长手机的支付密码,就可以轻松付费。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日前,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举行了《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移动智能终端指南》团体标准研讨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研讨会,围绕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时长、谁该为未成年人玩游戏大额充值负责等问题,与相关行业内各大厂商进行研讨,并提出拟制定出台相关团体标准。我们接着来看。
《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移动智能终端指南》团体标准,于今年9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立项公告,重点关注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不良信息,过度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等问题,并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希望能通过终端管控措施获取并管理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间、记录等信息。
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建议,应以软性方式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考虑到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不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等问题,以达到促进家庭和谐、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另外,在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用网管理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权益。
而《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则是于11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立项公告。
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大额充值退费等议题。不少参会游戏厂商表示,玩家充值的金额不等同于游戏厂商的营收,“因为渠道方会扣除渠道费用,游戏厂商并不能拿到玩家充值的全部金额。”也因此,在家长向游戏厂商索要未成年人充值费用时,往往无法从游戏厂商处获得全额退款。多位游戏厂商代表认为,应将渠道方纳入相关监管,避免在退费过程中产生进一步的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两场研讨会都对成年人,尤其是监护人的权责作了深入讨论。“不能将孩子出现的问题都归因于技术”成为与会者共识。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相关问题为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起草方提出,监护人在明知或应知未成年人存在绕过防沉迷限制的情形而未予以制止,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监护人应承担30%-70%的责任。
对此,有与会专家表示,在家长监护过程中,多次出现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沉迷游戏等现象的,应对家长作出相应惩戒。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起实施
事实上,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除了要防范大额充值、网络沉迷,还面临着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对于未成年人的用网管理,国家层面已经多次出手,并且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有针对性。作为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年起就将正式实施,具体有哪些规定和亮点呢?一起来看。
据介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条例》明确,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何永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在防治网络沉迷方面,《条例》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 游森: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学生手机有限进入校园严禁进入课堂的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巩固“双减”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加强各类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社团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各类读书行动,组织开展适宜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
此外,条例的一大亮点,是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相衔接,明确违反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
【新闻观察:移动支付方便“一键支付” 】
你认为层出不穷的游戏大额充值,主体责任到底是谁?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总是屡屡出现?
看完刚才的新闻,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频频出现未成年大额充值现象的游戏基本上都是手游,很少有端游。除此之外,这些在游戏内充值的玩家大多数年龄偏小。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手机,一般是用父母或长辈的手机玩游戏。将时光倒流到2010年以前,那时网游正值鼎盛时期,每天都有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成千上万玩家向游戏里充值。但那时未成年人充值并没有成为舆论关注的问题,那时候对于一个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来说,网游的充值相对繁琐,充值渠道、支付方式和游戏本体往往是相互分离的。这种繁琐本身我认为就是一道支付安全的保障,但移动游戏时代的到来使得充值渠道、支付方式和游戏客户端被一起整合到了一台手机上就能完成,年龄偏小的未成年人常常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安全的保障只剩下一个6个数字组成的支付密码,只要孩子从疏于防护的父母那里发现了支付密码,那就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够阻止网游充值了。
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颁布和明年实施,像未成年人游戏大额充值纠纷、玩游戏的时长等等问题,我觉得现有的防护机制也该完善和升级了。包括现在不少手游在登录时,是直接调用手机后台的信息进行一键登录,让未成人可以任意玩游戏、任意完成大额充值,这个就是在打“擦边球”。今后是不是应该在游戏注册的时候便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呢?在支付环节也可以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防止孩子冒用家长账号密码进行支付,这个成本其实对厂商来说并不难。而作为监管方,我们是不是也要加强行业监管,对频繁出现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以及充值纠纷的游戏企业责令限期改正,甚至严重的可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监护人,如果家长不能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对孩子玩手机放任不管,甚至帮其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那么再先进的防护机制恐怕也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