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情感驱动 让主题街区“粘性”更强

厦视直播室 2023-11-18 20:55:29

2023-11-18 20:55:29

今日热评,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主题街区。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不少由老厂房、老街区改造而来的主题街区,在社交平台带上“文艺小众基地”“厦门探店”“citywalk宝藏店铺”等热词打卡,都能带来可观的点赞数和流量,由此可见,逛主题街区正在成为一种吸引年轻客群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些主题街区里,涌动着怎样的消费新趋势,散落在城市各个点位的主题街区,各自的发展模式又有哪些异同,如何能让主题街区做出各自的特色,一起来关注。

走进位于思明区文屏路的嘉禾良库,热闹多元的市集、香气扑鼻的美食店、精美特色的文创店……市井烟火气与小资文艺的巧妙结合,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来这里体验消费。

市民 吕女士:这里会有一些创意市集,会有很多年轻人过来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这里比较侧重酒馆、居酒屋,这里相对文艺一点。

市民 王先生:我住在这附近,经常来嘉禾良库逛,这边的集市商户非常特别,种类比较多,比较有意思比较新奇。

嘉禾良库的前身是厦门第一粮库,园区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以粮仓为主题的景观,闽南传统农耕用具,春耕秋收、种子科普等元素彰也显园区的与众不同。在招商方面,园区侧重招引手作体验类项目,结合网红咖啡店和餐酒吧,让老粮仓焕发出新活力。园区自2019年开园以来,每年上半年的招商入驻率保持在90%以上。去年,由“00后”青年团体创办的AM手作空间入驻嘉禾良库,为顾客提供玻璃制作、非遗技艺掐丝珐琅、中式婚礼团扇制作等手作活动。

AM手作空间执行经理 薛钢:我们经常举办一些沙龙活动或者画作活动,周边的小区和学校蛮多的,在这里开业,我们整体的辐射覆盖面积会大一些,我认为嘉禾良库整个街区,蛮适合年轻人去进行创新创业的发展。

嘉禾良库文创园企划经理 陈辉煌:目前我们园区的商户大概在70家左右,整体的业态也比较丰富,不仅有常驻的企业,同时我们还有一些文创的市集,餐饮的市集,比较能吸引到年轻人来打卡。

位于湖里区的联发华美空间则主打文创和时尚设计,通过特色商户加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聚集了众多网红文创商户,还因其独特的园区气质,吸引了《开端》等多个影视剧组在这里取景。

市民 朱女士:这里东西都很齐全,环境也很好,现在文创的气息也越来越浓。

华美空间由华美卷烟厂改造而来,占地面积达5.5万平方米,这座建立在特区腾飞热土之上的园区,以创意为重点,将旧厂区从时代标签转型成文化创意产业的“梦工厂”,轻松活力的园区氛围和保姆式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在这里落地发展。

厦门富居山丘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于峰:在华美空间里面很符合我们品牌的调性 ,我觉得这个区域未来发展文创非常有帮助,老旧厂房改造之后,做一个文创的聚集,而且有很好的优惠政策。

厦门联发商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张娜:目前入驻的商家有59家,主要涵盖了艺术展览、电影院、潮牌买手店还有生活美学空间,以及特色餐饮和咖啡馆等等,现在日均人流量大概有6千多人,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有达到日均2万多人。

盘活工业遗存,又融合了网红元素,这些主题街区让城市远去的回忆蝶变成新的打卡地。为城市增添烟火气,为消费增添新动力。位于后埭溪路的果壳街区,其前身为福建省供销社下属的厦门果品冷藏综合加工厂,果品厂搬走后这里只剩下厂房的“壳”,“果壳”的名字就这样诞生。实施改造并以果壳街区的新面貌挂牌招租后,这里的人气与产值显著增加。几乎每天傍晚6点半后,街区180个车位就已停满,几家主力餐饮店铺的单日营业额都维持在万元以上。后江IN象脱胎于后江埭工业区,街区的改造从整修口袋公园开始、随后主打老城区的夜经济与烟火气,为市民增添了休闲玩乐的新去处。这些“老地方”都以主题街区的形象,从原有的旧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以不一样的方式服务周边的新老市民,成为城市新名片和消费的新增长点。

新闻观察1:情感驱动 让主题街区“粘性”更强

对于我市出现的这些主题消费街区,你有哪些观察?

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已经从简单的物质获取,发展到社交圈层、精神满足的层面,人们对主题街区的喜欢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或情感驱动的结果。相比以往的商场或购物街,主题街区以一种更符合年轻人兴趣,在街区内做文章,借助一些主题,比如在地文化、工业、民族特色等等,形成独特的差异化。这些自带话题的商业场景,重新结构了我们传统观念中消费的“人货场”,突出场景与体验,对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粘性”。

主题街区应如何“破题”?

从新闻画面中我们也能看到,美食、咖啡酒吧、网红拍照打卡点、游乐设施等,这些“标配”元素,似乎成了主题街区的“基本公式”。那么,未来厦门的主题街区要如何精准定位,才能做出特色主题?又要怎样提升业态,抓住客群从而留住消费呢?我们继续来看。

突出各自特色 打造故事场景

厦门现有的主题街区,大多是室内外相结合的空间,体量相对小于商场,在经营业务上,主要以文创体验、市集游园、夜宵烧烤、咖啡酒吧等为主,瞄准年轻客群,一定程度满足青年男女社交“打卡”需求。但是,这种类型的主题街区一多,雷同或相近的主题和运营模式,会让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同时还会有客流分散的趋势。一位主题街区的工作人员就表示,由于直线距离相近、经营业态相似,几个街区在招商阶段,就出现了争抢现象;餐饮配套较少的主题街区,也容易被带走流量。

市民 苏女士:虽然都是艺术街区但是类型太相似了,应该要多样化一点,让大家选择多一点,每个街区都是烧烤、小吃、小酒吧。

市民 黄女士:事实上消费的人群可能并不是太多,觉得街区商家比较单一,偏文创类比较多,可以再拓展一下。

市民 陈先生:街区的停车位比较不足,吃饭的地方也比较少,总共也就那几家,逛到这边来选择性就比较少。

打开厦门岛的地图,圈出现有的几个主题街区,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远,周边还有一些大型商圈“瓜分”着市民的消费力。而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剥开主题街区那些“小众文艺”“潮人出没”“美食天堂”等等的标签和外衣,其核心的竞争力还是不足的,如何持续地吸引客源,专家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主题街区的改造建设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块和背景文化设计匹配的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区位人口结构等因素,打造拥有故事感和特色场景的主题街区。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 朱文涛:我觉得应该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可以吸收国内典型城市的经典做法,比如可以借鉴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融入闽南文化,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夜间消费街区。

引入社区商业 完善配套服务

此外,引入社区商业,满足社区居民的综合消费刚需,提供生活便利、打造社群服务,也是这些主题街区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之一,比如学习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模式,在商业中心的内核上,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中心,逐步完善生活配套,如菜场、银行、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服装店、鲜花店等。

政府出台顶层规划 加强政策帮扶

除了街区的自身创新、提高运营质量外,政府也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帮扶,比如在土地出让、税收减免等方面制定出台鼓励扶持性政策,让主题街区能持续健康发展。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 朱文涛:街区的发展应该要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之无形之手结合起来,从政府角度,首先要加强街区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街区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第二要加强政策配套,特别是可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这些手段,支持文化业态的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对街区经济发展做助推作用。

新闻观察: 深耕在地文化 打造不可复制性

接下来,主题街区该如何发展?对此你有什么观察?

如何让主题街区拥有不可复制性,同时与居民生活有更深度的连接,我想是接下来主题街区发展的关键。同样是烟火气,但味道却各不同。这就需要在打造特色街区时,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核”,注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人无我有的独特体验,面向消费客群形成个性标签。另外,还要注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提高特色街区的包容度,集休闲、娱乐、购物、观光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也要关注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加强社区商业,满足社区居民的综合消费刚需,我想也是主题街区想要长续发展需要关注的。只有增强起街区与客群的利益关联,才能变一时的“流量”为更加长远的“留量”。

主播观察:增强主题街区生命力需多方合力

对于体量不大的主题街区而言,要让自己的生命力更持久,不仅街区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消费场景升级,在沉浸式体验、文旅IP打造上不断推陈出新,也需要政府部门在细化配套政策、强化项目支撑、聚集资源要素、丰富场景业态等方面下大功夫,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每个主题街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搜索社交平台上的各个主题街区,跳出的内容不再是雷同的推广文案,而是一批铁粉的真诚推荐。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