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规范互联网慈善是一道必答题

厦视直播室 2023-10-24 20:33:42

2023-10-24 20:33:42

成都被狗咬伤女童家人众筹200万惹争议

最近,四川2岁女童被狗咬伤的新闻持续引发关注,我们栏目此前也进行过报道。好消息是,经过治疗,小女孩目前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各项指标都明显好转。不过,此次事件中,除了“不文明养狗”引发热议外,另一个话题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那就是女童家属通过轻松筹平台筹集到200万元善款。那么,人们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据报道,10月18日,女童家属通过轻松筹平台筹款,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成功筹集到200万元的捐款。

众筹200万 医院为何仅收22万?

然而,截至昨天上午11点,女童就诊的华西医院人工缴费窗口收到的预交金共计仅22万元,目前已使用近6万元。众筹的200万捐款为何变成了22万?对此,受伤女童的代理律师表示,目前200万元的募捐款还未使用,治疗费以此前物业垫付的费用为主。

那么,女童的治疗费用如果达不到200万元,未用的捐款将流向何处?可否退回呢?

未用捐款流向何处?可否退回?

对于捐款的后续使用问题,轻松筹方面表示,筹的这笔钱一定是用于治病的,他们会直接转给医院,不会打到家属的个人账户。另外,网友如果想退款可以直接申请退还。经查询,截至昨晚11点,女童家属筹集金额降到了195万余元,比此前已筹集的金额减少了约5万元。

此外,还有网友质疑,这200万元的筹款金额是怎么定下来的?

200万筹款金额是怎么定下来的?

根据轻松筹平台规定,单次求助金额超过50万元时,应提交具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书面证明。但此次筹款,医院方表示并未出具任何相关的费用证明。对此,轻松筹方面解释称,考虑到孩子当时情况危急,家属和医院沟通后自己预估了200万的金额。而受伤女童代理律师表示,家属筹款是出于对孩子后续治疗及未来康复费用的考虑,“不存在拿着捐款又收到巨额赔偿的情况”。

不管是女童代理律师的解释,还是轻松筹平台方面的回应,都没能打消公众的疑虑,甚至引发了更多质疑声。为何在女童治疗所需医疗费用不明、女童家庭财产情况不明、且有物业垫付医疗费的情况下,仅凭女童家属自行预估,就能在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内众筹到200万元?这种利用热度筹款的方式是否合规?平台在此次筹款中是否会“抽成”?善款使用明细之后是否会公开?女童家属在获得狗主人和物业方的赔偿后,是否有义务返还众筹款?等等诸多问题都还有待厘清。

这种种疑问,也暴露出当前互联网募捐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渠道。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通过互联网募捐的款项每年增长率均超过20%。

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年捐赠额由25.9亿元增至100亿元左右,平均增速远快于中国社会捐赠额增速。截至2022年9月,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累计带动网民参与超510亿人次。显然,规范互联网募捐行为,已经迫在眉睫。

慈善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日前,慈善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草案完善了互联网公开募捐活动的有关规定,并围绕近年来慈善领域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精准“出招”。具体有哪些亮点?我们接着来看。

完善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活动有关规定

为规范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修正草案明确提出,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进行,并可以同时在其开通的网络平台进行。

同时,为了保障互联网慈善的公益性,修正草案规定,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提供服务,不得向其收费,不得在公开募捐信息页面插入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链接。

规范个人求助行为

当前,由个人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发布虚假信息,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质疑。为此,修正草案规范个人求助行为,明确个人因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承担求助信息真实性查验义务,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增设应急慈善相关制度

新设应急慈善专章也是慈善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修正草案增设应急慈善相关制度,提出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建立协调机制,明确专门机构、人员,提供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对慈善事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为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修正草案强化慈善促进措施,鼓励、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国家对慈善事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新闻观察:规范互联网慈善是一道必答题

从慈善法修正草案来看,规范互联网公开募捐未来将成为新慈善法中的必要内容。当慈善拥抱互联网,法律的修订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听听你的观察。

规范互联网慈善是一道必答题

类似轻松筹这样的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其实已经运营相当长的时间了。以轻松筹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到2018年9月,轻松筹创办4周年之际,全球的用户总数已经冲破5.5亿,筹集善款总额超过255亿。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当互联网加入到慈善之中的时候,它所产生的聚变效应是相当惊人的。客观地说,这样的互联网互助确实为许多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渠道。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平台涉及慈善的行为长期缺少法律的规范,而这些平台实际上也不是慈善组织,是实打实的商业公司,他们的慈善行为背后,更多地要考虑商业的关联与盈利。所以,互联网慈善没了缰绳,在大放异彩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扑面而来。那么,回到慈善法的修订,我们也看到有关互联网慈善的内容成为了这次修订的重点,慈善拥抱互联网,我想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道我们绕不过去,同时要做好回答的必答题。

再一个,这次修订里面的另一个亮点是加入了个人求助条款,也就是说本着真实性原则,个人就本人或家庭遭遇的困难可以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我想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为针对个人的纾困帮扶提供了法律的支撑。

“个人救助”条款是亮点 后续保障需完善

但同时,我们也可能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当各种求助信息层出不穷的时候,如何甄别这些信息,如何保障社会的善举真正适度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还需要在法律层面和政府监管的层面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总之,作为一个社会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品质,慈善虽然处处可见,但是,却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既给予它最大自由空间,也要为它提供最严密的保护。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