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疾控发布10月健康预报

厦门疾控 2023-09-29 15:27:25

2023-09-29 15:27:25

十月仲秋,鹭岛渐渐褪去艳阳高温,气温起伏多变,昼夜温差加大,传染病逐渐进入流行季节。根据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国际国内传染病疫情动态,经专家会商评估,预计2023年10月份,我市——



特别关注的传染病:

登革热、新冠病毒感染、流感、手足口病。


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


重点预防伤害:

机动车车祸、运动伤害。



特别关注的传染病

登革热

手足口病

当前仍然是登革热高发季节。今年东南亚、南美多国登革热疫情相继暴发,国内多地陆续发现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将至,又将迎来一波出境旅游高峰。有计划前往东南亚、南美洲国家和我国云南等省份的市民朋友,请密切关注当地登革热疫情,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风险地区!前往登革热疫情风险区域请做足防蚊措施,可准备驱蚊液、花露水等防蚊物品,游玩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特别提醒:

近期从云南或境外入厦的居民、旅游人员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没有特定的易感人群,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轻或无症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症。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于1%,一旦发生重症登革热,可能引起休克,病死率大大增高,因此,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十分重要。


新冠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2023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中秋国庆长假相连,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病毒感染传播风险升高,不排除个别地区发生新冠聚集性疫情的可能。


鉴于上述科学研判,疾控建议您假期出行可采取以下措施:


出行前,请关注健康风险提示!

在制定出游计划时,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错峰出行;应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及时了解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合理安排行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推迟出游计划,暂缓出行。


旅途中,请坚持个人健康防护!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飞机、动车等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您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假期出行期间,坚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注意饮食安全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外出游玩,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如前往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自然疫源地时不随意接触陌生动物,有可疑猴痘接触史的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返程后,请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出游返家后,请主动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请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


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一旦感染流感,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同时伴有咽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比如,勤洗手,戴口罩,咳嗽喷嚏掩口鼻,居家常打扫、勤通风,平时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这些都助于保持自身免疫力。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特别是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目前,我市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宝爸宝妈们要注意防范!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大多症状轻微,但少数病例可发展成重症,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疾控提醒您,预防手足口病,请做好以下几点: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患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孩子外出游玩回家要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

勤消毒——定期打扫卫生,经常清洗玩具,勤晾晒衣被、毛巾等生活用品。患儿的餐具、便具、玩具等物品专人专用,清洗消毒。

勤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

勤锻炼——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少去室内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良的场所。

注意饮食安全——喝开水,吃熟食,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

及时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单价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6月龄-5岁的儿童可接种,建议孩子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堪称“孪生兄弟”,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口腔咽峡疱疹、溃疡,其他部位不出现皮肤疱疹,这是它与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患儿大多症状轻微,但极少数病例可能转为重症病例,重症表现与手足口病类似,因此一旦感染需及时就诊。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预防措施与手足口病相近似,坚持做到“勤洗手、勤开窗、勤打扫、勤晾晒、喝开水、吃熟食”,将有助于帮助宝宝远离疱疹性咽峡炎。

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

金秋十月,喜迎中秋国庆双节,我市即将迎来旅游出行和探亲访友高峰,为能健康、平安、悠闲享受假期,市疾控中心提醒您注意食源性疾病的防范,尤其警惕聚餐、外出就餐引起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和私自采摘毒蘑菇引起的中毒。


图片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全年皆可发生,但夏秋季高发,特别是5~10月。10月份气温仍然较高,细菌繁殖速度快,食品容易发生腐败变质。


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需做到以下几点:


市民外出就餐时应选择食品安全等级高的餐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品需在低温或阴凉通风处存放,现做现吃;食品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剩菜剩饭需及时放冰箱,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但重复加热不超过一次

餐饮业需加强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和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等卫生管理。

毒蘑菇中毒:

假期外出游玩时切勿胡乱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毒蘑菇中毒。毒蘑菇又叫毒蕈,危害大,中毒症状表现多样,有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溶血症状、肝肾损害和类光过敏症状,其中以脏器损害最为凶险,死亡率高。如有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

重点预防伤害
机动车车祸:

国庆假期,驾车出游、返乡车辆增多,交通安全要谨记:

出发前了解沿途路况信息和天气情况,对车辆制动、轮胎等安全设施进行必要检查;

保持安全车速和安全距离,不可随意“夹塞”、抢行或占道;

谨慎通过路口,注意避让行人、避开大型车辆(如土方车、货车等);

杜绝酒后驾驶,谨防疲劳驾驶;

驾车时勿拨打或接听手机;

乘客系好安全带,并为身边的小孩准备好儿童安全座椅。

运动伤害:

特别提醒——

图片


假期户外运动锻炼要注意

适量运动,防秋燥,多补充水分;

运动前做好充足热身;

选择适当的运动场所,最好是选择公园或专业的健身房;

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浴,避免引起胃痛和感冒。

感冒生病后,暂缓运动,以休息和补充营养为主,切不可逞强和轻视,从而引发心肌炎等疾病。

图片


参加秋季运动会要注意

比赛过程中,非运动员、观众不要随意进入比赛场地,不得在跑道上逗留或横穿跑道,不得站在赛区内影响比赛,危及安全;

赛前做好热身等准备活动;

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比赛时,运动员应按要求穿好服装和鞋子,不穿带有金属徽章、尖利或硬质物体的着装,防止意外事故;

比赛结束,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