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把公交开进百姓心里 吸引更多绿色出行

厦视直播室 2023-08-12 20:54:13

2023-08-12 20:54:13

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是我市持续推动交通强国试点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积极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大力投放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公交场站充电换电设施建设,让公共交通引领绿色低碳出行。

BRT同安公交场站建成投用

在BRT同安公交场站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凉亭内等候公交发车,他们大多是刚从BRT同安枢纽站下车的乘客。以前,他们需要步行五六百米到马路对面的乐海公交场站才能乘车,现在一出BRT枢纽站,就能实现公交无缝接驳。

市民 赖先生:以前比较不方便,要过个马路,现在就在楼下了,比较方便。

BRT同安公交场站上个月刚刚建成投用,目前进驻600路、606路、同游1路等7条公交线路。它的启用,助力BRT同安枢纽站成为集常规公交、BRT、旅游、“公交快递”为一体的交通枢纽中心,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同安公交业务信息部经理 彭永新:同安区山区多,乡村旅游非常丰富后期,我们可能要把汀溪镇,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景区,比如说梵天寺、同安影视城、方特的旅游线路,我们要调进来,根据场站整个运营的情况,然后再进行融合。

我市新能源公交车辆不断上新

丰富的公交线网和便捷的交通枢纽,是吸引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基础。“游走”于线网上的新能源车辆,则进一步助力绿色交通发展。在BRT第一码头站记者看到,来往的车辆基本都已是新能源车,场站内,不少车辆正陆续回场充电、休整。

BRT快1线驾驶员 张灿云:原来柴油车的话噪音比较大,现在一般坐我们电车,乘客感觉都很舒服了,就比较稳。充电的话,回来电量还剩40%左右的话,充半个小时,40分钟左右。

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经理 张清辉:我们正在开展集团的充电桩三年规划行动,在我们的公交场站以及枢纽站,还有相应的一些社会停车场,都在布局充电桩,也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把整个充电桩网络搭建起来。

促进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

当前我市已建成以“轨道+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的绿色出行体系。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做好公交地铁接驳线的研究布局、公交站点的规划建设,实现公交地铁的无缝衔接。此外,还将做好“一码通行”等信息融合工作。

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经理 张清辉: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围绕每个已开通的地铁站,都有布局公交地铁接驳线,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灵活接驳。我们用高峰期间线,以及定时定班的线路形式。接下来的话我们也会持续进行布局。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厦门公交集团在营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93.7%。目前,BRT快2、快3线路已实现新能源车全覆盖,快1线仅有15台车不是新能源车。

在加大纯电动车投放力度的同时,我市也积极做好充电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公交集团共投建公交专用充电站67个、充电弓21台、充电枪1829个,下半年规划建设10个充电站、116个充电枪。

公交场站是公交系统发展的基础保障设施。今年上半年,厦门建成并启用了4个公交场站,今年下半年,位于海沧区的西园公交场站和位于湖里区的火炬园公交场站也将陆续启用。

在地铁建设方面,当前,厦门地铁1、2、3号线已投用,3号线南延段、机场段,4号线及6号线仍在建设当中。

新闻观察:把公交开进百姓心里 吸引更多绿色出行

在私家车保有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吸引更多人群选择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说起一座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史,就像是打开一座城市的记忆。老厦门人可能还记得厦门最早的木质公交车,还是用炭气做动力的。后来有了拖着两节车厢的通道车,用的是柴油发动机,也造成了不小的污染及噪音。进入新世纪,厦门公共交通找到了一条契合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公交车迭代更新的速度不亚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速度,不仅市民的乘坐体验越来越好,而且厦门打造全域低碳交通网络,中心城区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100%,147个行政村100%通公交,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即便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常规公交在助力低碳出行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的出行需求,“定时定班”的定制化公交,工作日高峰时段运营的灵活接驳线等特色线路,都在人们的呼声中应运而生。我们也期待着未来厦门的公共交通,能持续新增、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设置、线网结构和站点布局,特别是注重增加岛外的公交线网覆盖率,不断缩短乘客乘车“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让更多人选择这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发展绿色交通 助力低碳出行

绿色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推动绿色出行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在节能降碳、推进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方面,截至今年5月,我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652.6公里。在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全球保有量一半以上,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77%。在绿色化建设方面,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预计到2025年,湿润地区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可绿化里程绿化率将达到95%以上。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孙文剑:下一步 一是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深入开展综合运输服务“一单制”“一箱制”“一票制”试点,二是深入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城市绿色货运示范工程建设。三是严格落实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措施,着力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我国近九成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充电设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大量涌现。为了解决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我国按照“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泛覆盖、适度超前、通用开放、智能高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1.859万个,覆盖2.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并有约2.7万个停车位预留了建设安装的条件,也就是说近九成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了充电设施。此外,全国已经有5128个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充电车位,占小客车停车位的比例超过10%,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 郭胜:从今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大的节假日运行保障情况看,各地服务区充电排队现象有较大改善 下一步,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公路沿线服务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发展绿色交通 助力低碳出行

为了让运输更环保,出行更低碳,全国各地发展绿色交通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那么,各地都是怎样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出行服务?他们是如何增强人们的绿色出行意愿的呢?接下来,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看看全国各地的金点子、好做法。

按铃下车 多地推出“响应式公交线路”

当前,乘坐公交车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选择之一。最近,苏州、昆明等多地推出“响应式公交线路”。与一般的公交不同,“响应式公交”不再逢站必停,车辆在途经公交招呼站及公交站台时,如果没有乘客候车,并且车内乘客也没有该站下车需求时,营运车辆将不靠站,继续行驶。

苏州公交集团新区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奇晨:如果乘客需要下车,可以通过我们车厢里的按铃,或者口头通知一下我们的驾驶员我要下车,然后我们驾驶员就会停靠在这个站点上下客。

相比现行的公交运营模式,“响应式公交”具有更高的灵活机动性,能进一步提升公交车通行速率,缩短市民出行时间。{以苏州的388路公交为例,原本线路全长5.5公里的388路公交车早晚高峰要开上半小时,每个站点耗时在4分钟左右,改为“响应式公交”线路后,行车效率明显加快。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奇晨:在“响应式停靠”还没实施之前,大概是日均(乘坐)220人次左右,“响应式停靠”之后,大概可增加到250到260人次左右。

为方便乘客快速识别“响应式公交线路”,不少城市还在营运车辆的车头、车尾及车身左右两侧使用醒目的专属车辆标识标牌,同时在车内使用提示标语,设置提示下车铃。

SRT成为江苏盐城市民出行新选择

上午,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的公交回车场,SRT缓缓驶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列车,盐城SRT一号线于2021年在江苏省盐城市开通,依托市区中轴线青年路高架地面布设,贯穿亭湖区和盐城高新区,全长13公里。作为中小运量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融合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优点,成本低、运量优、智能环保。渐渐地,这款陆地上的“地铁”逐渐成为盐城市民的主要出行选择之一。

江苏省盐城市市民 高广浩:现在我们每天出行都会选择乘坐SRT,这也是我们响应低碳出行的一种方式。

江苏兴盐超轨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斌:SRT采用锰酸锂电池,供给能源动力,实现快速充放电,零排放零污染,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和节能,深受我们盐城市民的喜爱。

平台演示 :我们可以在平台上绑定青岛地铁APP或者琴岛通,哈啰出行等方式,将低碳的出行数据同步到青碳行平台,去核算咱们的碳减排量,就可以将低碳值兑换成数字人民币的奖励。

青岛市民低碳出行可兑换数字人民币红包

画面中的这个平台——“青碳行”碳普惠平台于2021年6月上线,可以将青岛市民的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和记录,核算低碳行为的减排量,然后兑换成“碳积分”,“碳积分”可以兑换数字人民币积分、手机话费、景区门票等福利。平台运行两年多以来,已收集碳减排量超过1.1万吨。据介绍,除绿色出行之外,下一步节电、节气、节水等节能减排的方式也将纳入“青碳行”平台量化赋分项目。

碳普惠平台运营负责人 孙宝娣:作为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我们将在公交、地铁和骑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生活类相关场景,来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可信和可参与,可收益的碳普惠服务。

新闻观察: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 将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出行

看了很多外地城市发展绿色公交的先进经验,你有什么观察或建议?

除了车辆、场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要跟进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我觉得发展绿色公交还要抓住当下我国在5G、AI、物联网、大数据、VR等领域的发展成果,进一步丰富拓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融入到人们的绿色出行中,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举个例子,坐公交,最让人烦躁的就是等。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总是人多车少,公交要等很久。现在厦门打造5G智慧“公交大脑”,为3500多辆公交车装上“5G安全节能智慧诱导系统”,根据平台“流量、流时、流向”实时分析,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密集区域智慧投放“区间灵活公交”450余辆,改变此前固定线路、固定班次模式,实现“人多车多、人少车少”高效运营。

简而言之,就是让“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数据统计,智能系统上线后,有责行车事故及客伤事故都下降70%以上。新技术助力,不但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系数,还提升了市民乘车体验。同时,新技术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新方便。

主播观察:上半年厦门轨道交通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 地铁出行成新时尚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年,随着公共交通服务的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出行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

上半年厦门轨道交通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 地铁出行成新时尚

以我们厦门为例,今年上半年,我市“常规公交、地铁、BRT等公共交通方式”运送旅客3.82亿人次,同比增长7.13%,其中轨道交通1.13亿人次,地铁出行正成为市民出行新时尚。

完善绿色出行服务 提高市民绿色出行意识

当然,这也对我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当前,我市在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完善公交的信息化发布,提供更方便的多种支付方式等,从细节上完善绿色出行服务。同时,还要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给我们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上就是今日热评的全部内容。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