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亟待加强

厦视直播室 2023-07-09 21:01:50

2023-07-09 21:01:50

这几天,大家经常会脱口而出三个字:太热了。厦门市气象台已连续四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今天下午1时40分,市气象台东渡站的最高温达到35.1℃,这也让今天成为我市今年的第4个高温日。而比起厦门,国内不少地方的晴热酷暑天气更加猛烈,比如福州,昨天就达到了40.0℃,这不仅是福州本年度第一次突破40℃,也是当地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出现40℃,并创下历史最早40℃的纪录。而今天早上6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告包括福建在内的6省区局地可达40℃高温。

【高温来袭:高温下检修钢轨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现在还只是七月上旬,7月11号,也就是下周二正式入伏,接下来估计还有很长一度时间的酷暑天气。面对这样的天气,大家都想躲到凉快的地方去,但一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却必须要顶着烈日,坚守在一线。节目一开始,我们去位于湖里区的一条煤运铁路专用线上,认识一位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铁路巡线检修人员,每天他都得和同事巡查检修辖区内的轨道设施。下午3点多,他们正在巡查一段煤运专用铁路。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我们不能让线路,到这个地方,一下下去了,然后再起来,这个地方就是有一点点偏差,所以我们要保持(铁轨)的平顺,用起道机,起起来,这个就相当于千斤顶一样,这就是我们的冲击镐,把道砟倒到轨底、枕木和底下的道床是有一点缝隙的,我们就需要把道砟往枕木底下倒下去。

以燃油作为动力的冲击镐只要一启动,就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王震中和同事们还需要在烈日下,手持冲击镐完成这项工作,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由于煤运专线的列车大多都是在夜间运输,所以钢轨的检修工作就只能在白天完成。相比于客运,煤运专线的检修压力更大。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煤运专线主要是货运量大,日常的变化量就大,因为货重,如果车重的话,过车多,就会有一些数据上的偏差。

虽然已经避开了中午最热的时间段,但此时气温已经达到30多摄氏度。而除了热,王震中和同事们还要忍受“烫”。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我们需要保持线路的平直,如果有弯曲要进行纠正,先是肉眼观察看大概方向,因为还有道尺测量。

只有跪在钢轨上,眼睛与钢轨平行,才能看出钢轨是否有弯曲。在烈日的炙烤下,此时的钢轨已经达到47摄氏度。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习惯了,这边有茧,这就是日常跪钢轨,跪的茧,茧已经变得比较厚,厚的话就会脱掉,脱掉以后再跪又出来了。

王震中说,他每天大概得在发烫的钢轨上跪50次左右。他和同事们也准备了草帽、防晒长袖、饮用水等防暑装备,但在这样的天气里作业,依然是一项考验。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王震中:两根钢轨,这是比较重大的安全设施,我们必须要保障这个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做,总要有人干。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巡线检修人员 宗红红:保障运输安全稳定,作为铁路一线职工,这个信念深深植根在心中,再热也要坚持。

高温天气,巡线检修人员们顶着烈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而这样的户外劳动者,各行各业还有很多,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呢?

【北京一导游因热射病去世 多地行业协会呼吁:加强人文关怀】

据报道,7月2日,北京一名导游在35度高温下带领一个研学团游览近两小时后晕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 他是因为热射病去世。新闻再度引起民众对于中暑、热射病等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室外旅游景点的短板。很多景点缺少降温或遮阴设施,不只是游客需要避暑降温,满负荷的导游和旅游大巴司机也同样需求。为此,北京等地的旅游行业协会发出呼吁,加强对导游、司机等户外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确保高温天气旅游安全。

【外卖订单量大增 平台推出应对高温新举措】

不止是导游,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的外卖,也需要外卖员们在烈日里奔波。进入高温的“烧烤”模式后,不少外卖平台的订单量都大增。

外卖员:订单来了,今天送第23单了。23单,对。

生鲜店店长 孟玲宇:我们整体现在的订单量增长了32%。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不少外卖平台都配备了防暑降温物品。武汉还有平台推出了应对高温天气的新举措,骑手在高温时段所完成的订单将会收到额外补贴,同时,处于高温等恶劣天气时,用户下单后页面会显示暴雨阳光等界面,意味着此订单如果略微迟到,将不会罚骑手超时费用。

【专家:给灵活就业人员撑起“保护伞”】

2012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不过专家指出,尽管平台给予了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员不同程度的帮助,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地方需要为劳动者发放的高温津贴,还不能完全涵盖到他们。特殊就业身份的他们,在补贴、权益方面也需要被撑起一柄“特殊气候的保护伞”。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文芳: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平台之间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然而,新就业形态主要就是由外卖、快递、网约车这些行业组成,他们经常在高温天气作业,对于这类人群的高温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法律规定还是空白的。

对于平台劳动者的高温津贴该谁来支付、如何支付,这些都是数字经济下新就业形态面临的劳动基准保护的一些特殊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专家还提出,高温津贴只是一种代偿手段,根本问题在于如何保障户外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新业态的发展和这些户外工作者的权益,需要政府、平台、第三方外包公司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要用更完善更有力的保障措施,为新业态劳动者“遮阳”、“挡雨”。

【新闻观察:灵活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亟待加强】
由于夏季高温天气导致户外作业的劳动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如何更好地保障户外劳动者的权益?又华你有哪些观察?

其实每年到了高温天气,这都是必谈的话题,我记得在刚参加工作那年,就做了相关的系列报道,这说明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根据我们防暑降温的相关规定,在高温天气下,也就是35度以上的天气,这些户外劳动者是能够获得高温津贴和劳动保护措施的。但是从现实层面看,落实情况却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这十年来,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比例越来越庞大,有2亿多人,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外卖小哥了。事实上,他们的高温防暑权益保障就存在明显的盲区。因为现有的外卖平台,它的劳动关系比较复杂,有些是外包,有些甚至是众包,它的管理、保障就会存在诸多漏洞,权责也不明确;另外,我国的防暑降温相关规定是十年前出台的,但是灵活工作人员其实是这几年才爆发出来的群体,因此,现有的措施和这个群体存在不适配的情况,这导致了权益保障的问题反复出现,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的确,现有政策的调整着实迫在眉睫。一些地方,比如上海、天津等地就注意到问题的存在,陆续将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劳动保障范畴,我们也相信,随着我们社会共识的增强,相关的举措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又华你怎么看?

没错,高温保障涉及到法律层面、用人单位,还涉及到劳动者自己。从法律层面来说,我们应该强化体系建设,要有新的办法适应新的业态、新形势;而从用人单位来看,灵活就业群体可能涉及到第三方外包公司,因此也应该联合多方面力量,给他们提供务实的保障;最后,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我觉得也很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赚钱的同时,充分考虑好自身的健康情况。换句话说,我们的劳动监管,不论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该要强制执行。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