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增量与提质并行 提升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的关联度
当下,2023年毕业季已经临近。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这是继去年之后,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再次破千万。
这其中,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北京市的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今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硕博毕业生16.08万人,较普通本科生的13.61万人,多出近3万人。
多地出现硕博研究生数量“倒挂”现象
消息一出,立即触动了人们对于“学历通胀”的敏感神经,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引发人们对于“研究生毕业生的大量输出将抬高就业门槛,学历贬值加速”的热议。那么本硕博毕业人数“倒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究竟是好是坏呢?一起来关注。
本科生:我现在刚上大学会接触到硕士和博士我回到家里之后,回到江西之后,可能我身边,甚至说大学生都不多了
本科生:一般是都想去获得更高的学历,然后以获得一个待遇更好的岗位。
硕士研究生:我们的学校、老师也是给我们这样一种教导,或者说是一种期望,就希望我们能够去更好的学校深造,去从事一些学术类的一些工作。
其实不仅是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地也出现了硕博研究生数量“倒挂”现象。数据显示,同济大学今年本科毕业生约4400人,硕博毕业生人数约6500人;上海交通大学去年本科毕业生有3928人,而研究生人数高达6422人。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共13779人,其中本科生占49.24%、硕博研究生占50.76%、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9563人,本科毕业生仅占33.01%。但在一些教育学者看来,硕博毕业生超过本科生并不稀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北上广等地区)由于985,211近年来更加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由于985,211近年来更加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培养规模,因此硕博毕业生人数超过本科毕业生人数,是意料之中的,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的硕博毕业生人数还远远低于本科毕业生人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还提到,今年北京预计本科招生数约13.9万余人,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14.5万余人。这也意味着,北京之后仍可能会出现硕博毕业生超过本科生的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员 薛二勇:这些地区的人才比较富集硕士和博士这两个层次它经过了系统的学术训练,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或者是学科的前沿知识他掌握得比较扎实那么这些前沿性的知识更容易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那么他们运用这些系统的知识去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所以这个需求一定会是越来越高的。
学历真的“通货膨胀”了吗?
那么,学历真的“通货膨胀”了吗?我国研究生教育真的过剩了吗?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每千人中的注册研究生数为9人左右,韩国为6人,而我国仅为2.2人。不仅如此,我国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占比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测算,近10年来,我国博硕毕业生比维持在10%左右,而美国该比值保持在25%左右。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仍需保持稳步增长。
另外从就业市场需求端看,其实也难以得出研究生供大于求的结论。《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共计约560万,其中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到42万,占比为7.4%,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约4.1万人,仅占0.7%,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占比,都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可以说,在我国企业中,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层次研发人员数量缺口仍然较大。
研究生扩招加剧就业市场矛盾? 专家: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要保持合理比例
由此可见,研究生人数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在就业市场上,研究生群体的不断扩大,难免会引起一些本科生“打不过”的担忧。那么,研究生扩招真的会加剧就业市场的矛盾吗?
本科生:压力大肯定有,一方面是专业水平上和硕士博士不在一个层级上,另一个是就业方面也会带来挺大焦虑,因为现在就业市场上面职位就这么多,人家资历比你强,可能这个岗位不是非要一个本科生来做,那他有更好的选择,他为什么不选呢
本科生:客观上就存在一个主客观不匹配的问题,就是可能现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尖端的岗位供我们,去消化我们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可能
博士生:博士生的确在这个就业过程中,他享受了一定的可能优待,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付出了一定的学历成本,那么至于说这个博士生他会不会一定就会带来学历的优势,这要看就是博士生个人的能力
专家表示,研究生的扩招是否会加剧就业市场矛盾,这一点是未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方面,但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高学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更优化工作的效率,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都将进一步提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我国必须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除少数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超过本科教育规模外,大部分高校应坚持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挤掉研究生培养的水分和泡沫促进用人单位转变用人导向,重视考核人才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以能力提升来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
还有专家指出,在学术型岗位吸纳能力正日趋饱和的背景下,硕博毕业生应该有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员 薛二勇:不要仅仅局限于一定是要搞学术搞研究其实在我们的社会各行各业里面,都需要对有关的工作进行研究,进行规划,进行谋划,进行突破。
新闻观察:增量与提质并行 提升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的关联度
经过一番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在我们国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相对稀缺的高学历,但为什么在社会上会形成学历贬值,研究生毕业了抢本科生饭碗的焦虑与危机感?
问题未必出在我们培养了多少研究生,而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短板问题,导致就业市场呈现出了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需求端来看,企业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层次的科研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从供给端来看,毕业后的研究生在岗位上人职不匹配、职业满意度低、跳槽频繁等就业质量问题凸显。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是如何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行业需求的相关性,促进研究生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增量的同时如何提质、走内涵式增长道路,是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不必过多地纠结在绝对数量的增长,恰恰,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必要在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深层次的推进,下好研究生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