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解压经济背后是年轻人心理诉求

厦视直播室 2023-04-09 21:04:47

2023-04-09 21:04:47

透视被催热的“解压经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试通过不同方式为解压买单,这无形中催生了一门新生意。各种新形式的解压玩具随之涌现,像气泡抽纸、捏捏球以及前几天我们报道过的小学生正流行的盘珠等等。如今,这些本属于玩具、DIY手工等领域的部分产品和活动被归纳为“解压经济”,甚至短视频中也发展出“解压视频”这一门类。那么,解压经济是真减压还是假“按摩”?解压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持续推进发展?我们一起来关注、探讨。

解压玩具层出不穷

随着解压消费需求攀升,各路商家纷纷盯上这块“蛋糕”,各式各样的新兴解压产品层出不穷。为了满足有人喜欢捏泡沫纸的需求,已有商家将气泡纸做成了盒装抽纸。有人喜欢听切东西的响声,于是商家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物品供消费者切割。还有商家设计了像电子木鱼、史莱姆起泡胶、流体熊等主打解压的新鲜小玩具,在解压消费市场里颇具人气。

消费者:我觉得多少是一个心理安慰吧。

消费者:我最近还买了两个解压球,你用这个东西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不是说我想解压了然后就拿这个东西专门出来解压。

消费者:一个是无聊的时候可以捏一捏,还有就是比较释放压力吧。

一些人面对焦虑时,承压能力不足,往往导致“压力无限扩容”。解压经济正是瞄准这一现象,利用单调重复的产品服务内容,帮助人们短暂放空大脑、重获内心平静,从而消解现实世界中的“压力过载”。数据显示,2022年,解压类玩具在淘宝天猫上销售量整体增速近40%。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解压玩具”“解压神器”等关键词,相关商品超过2万件,这些产品价格大多从数元到百余元不等,造型奇特且玩法简单,被视为年轻人自我疗愈的“减压阀”。

解压活动五花八门

除了层出不穷的解压玩具,线下多种DIY手工活动也被归类为解压活动。随着这些和解压相关的消费形式不断兴起,不仅催生了一些新业态,也带来了新的创业机会。“簇绒”是一种编织工艺,仅靠一块板、一块布、几坨毛线和一把簇绒枪,就能制作出毛茸茸的地毯、抱枕、背包等。

簇绒店店主 陈雨琴: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一起开了这家工作室,我们从大学毕业开始就从事这一行。来玩这个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甚至一些少年都想来体验的。在顾客自己玩的时候发现好解压,我们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方式。因为做的过程之中,那个枪是一直“突突突”的,一旦你熟练上手之后,它非常解压,完全不需要思考。

除了DIY活动,短视频甚至也发展出“解压视频”这一门类,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玩具开箱、胶带球切割等解压视频也是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数据显示,解压视频在最火时段一分钟即可收获250万播放量。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10家在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产品服务或商标方面含有“解压”。仅去年一年,与此相关的新增注册企业就达到70余家,同比增长94.59%。

透视被催热的“解压经济” :真减压还是消费陷阱?

有观点认为,解压产品多少缓解了部分人的压力,但也有人认为解压活动是对现实的逃避,认为这类产品或是消费陷阱。那么,“解压经济”走红,究竟是真减压还是消费陷阱?在工作中和生活上遇到压力,如何解压最有效?我们接着来看。

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形形色色的解压产品和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一个压力宣泄的出口,让人把压力焦虑释放出来。就解压短视频而言,观看活动背后其实有其心理学依据。比如,慢生活类短视频把人从压力情境中抽离出来,让人获得短暂的逃离和放空。但也要警惕不要让短视频成为唯一的解压方式,因为沉迷短视频解压有可能让人成瘾、空虚、逃离现实。和解压视频类似,解压玩具也是通过模拟某些行为或者场景,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但若不加以节制、沉迷其间,只会在“精神按摩”中流失更多精力、徒增更大烦恼。同时,伴随解压的项目越来越多,连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容易陷入“解压套路”,掉进消费主义的深坑无法自拔,让努力赚来的辛苦钱到头来赔在了解压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许桦: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在这上面消耗了过度的时间,或者说消耗了过度的金钱,虽然是解压了,虽然是暂时可以回避了,暂时可以想逃避这个问题。那么回来以后,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和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很关键的。

那么,在工作中和生活上遇到压力,情绪上产生焦虑以后怎样放松和解压最为有效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许桦:劳逸结合,劳逸有度,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根弹簧,无论我们的工作压力再大,节奏再快,其实我们要刻意地为自己营造一个空间,是你完全可以沉浸下来做你自己喜欢的,比如说某一种兴趣爱好或者很享受的某一些事情。它(时间)可以很短,但是每天要有这样的一个时刻,就给自己留一个空间。你可以把自己的思绪从那个状态中抽出来,我们要能够抽得出来。而且,当我们抽出来了以后,我们再回去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你能找到不一样的点和不一样的状态。

新闻观察:解压经济背后是年轻人心理诉求

下面进入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候又华。日常生活中的困扰也好,职场道路上的困惑也罢,现实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催生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不同方式为解压买单,也因此诞生了新名词“解压经济”,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你怎么来看?

明天就是星期一了,感觉这个话题很适合咱们今天晚上来聊。说到解压经济,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以前我们旅游、射击、运动,其实都是解压的方式,只不过这个需求被放大了,概念被放大了,也就催生了这种新兴的经济业态。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对于解压的需求这么大呢?从社会层面来说,无可厚非,我们生活压力变大了,为了疗愈“被内卷”的自己,开始去尝试各种新鲜的解压方式。但从心理层面上说,其实是我们的预期值提高了,满足感降低了,因此向外去探索解压的方式。比如像我很喜欢看打扫类、整理类的视频。这其实就是一种控制感的需求;那还有的人喜欢摧毁类的解压方式,其实这是他潜意识里,对于摧毁压力源的一种渴望;包括现在流行的围炉煮茶,其实也是现代人渴望慢生活,逃避现实的一种诉求。那我们只有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解压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去消费,产生更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新闻观察:警惕消费陷阱:纳入立法监管 强化自我疏导

有需求就会有消费,解压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衍生出了不同行业,比如剧本杀、密室逃脱、撸宠等等,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情绪价值的同时,又该如何引导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呢?

解压经济的核心卖点,就是情绪消费,它隐藏着巨大的消费商机,当然它也同样存在着贩卖焦虑、收割流量、安全隐患等多方面的问题。就比如您刚刚讲到的密室逃脱、剧本杀,在解压娱乐的同时,我认为很有必要纳入我们的立法、修法监管范围,给予消费者释放压力的良好港湾。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强化自我的心理疏导、抗压能力,因为压力是预期和现实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在改变不了的情况下,降低自己的预期,提升自己的满足感,和自我和解,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钥匙”。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