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App安装卸载,把“App自由”还给用户
27日,工信部在官方网站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安装卸载行为、优化服务体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响应用户诉求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范。
《征求意见稿》对用户关心和遇到的细节问题,比如“强制捆绑”、主动弹窗误导或强迫用户下载安装软件,“摇一摇”等方式诱导用户操作,安装时要求打开多个非必要权限,不下载App不让看全文,自动续订、自动续费默认勾选强制开通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是该治理了”“希望尽快落实”……不少网友喜闻乐见,很是期待。确实,随着手机强势全面介入日常生活,手机App就成为了人们接触外界的重要途径。对App依赖加剧的同时,它们在手机上数量增多、体量加大,手机似乎都有些失控了。悄咪咪冒出的新软件、眼花缭乱的广告跳转、挥之不去的弹窗提醒、无孔不入的“猜你喜欢”……就像某个段子吐槽的“觉得我的社交软件特别想看电视剧,我的视频网站就是想买一双高跟鞋,然后购物网站就根据高跟鞋‘猜你喜欢’了”。
用户在失控的手机里无所适从,选择权受到干扰,担心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不到位,这也是为何前段时间简洁无广告的App适老版反受年轻人追捧。但软件不惜牺牲用户体验,无非是需要在广告跳转、用户数据收集等手段中获利。
用户想要满足核心需求、更加人性化实用化的软件,而企业为了盈利需要使得App复杂化市场化,这本身就存在矛盾。而用户个体在与App技术潮流的对抗中,资源失衡,显然没什么胜算。这就更需要企业明确法律边界,恪守职业伦理,掌握好互联网技术的尺度。
其实,近年来,包括本次《征求意见稿》在内,关于App安装卸载、弹窗管理、规范互联网算法等的法律法规已出台不少,比如近期出台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等,都表明了监管部门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同时是将手机App的管理工作前移,不再过于依赖事后的审查和整改。从治理效率来讲,在前期治理力度越大,后续风险就会越小。而且更加细化和具体的条款和规定,也给了企业和平台更严格的约束和操作空间,给予用户个人权利更严密的保护。
当然,也应该看到,从《征求意见稿》的条文到网友期待的“尽快落实”尚存在一定距离,刚性规定的落地仍需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引导企业规范发展。而企业也应该多从用户角度出发,看到用户的真正诉求,满足用户体验,这同样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一环。把“App自由”还给用户,还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