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帮未成年人挡住“看不见的拳头”
“那段时间,天空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这是一位正经历厌食、抑郁与成绩下滑的初二女生的自述。在遭受网络欺凌的近一年里,她的照片被做成表情包四处流传,QQ被添加好友后迎来的却是各种嘲讽。而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化淡妆在课堂上被点名批评。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随着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进行社交的常用空间,校园欺凌开始向线上发展。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显示,50%的中学生在网上聊天、游戏中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欺凌,23%左右的中学生在个人主页或博客、音视频网站的使用过程中有过此类遭遇。散布谣言、侮辱谩骂、恶意举报……多种形式的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杜绝网络欺凌,最大程度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已成为社会关切。
相较于传统校园欺凌,匿名的网络身份与便捷的网络操作,使得网络欺凌更加隐蔽,也更加极端。在一些社交平台,不用暴露真实身份,不必耗费过多时间、精力,通过转发、评论、恶搞图片等快捷操作,即可加入施暴者行列。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欺凌的干预与溯源相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与公开性,网络欺凌的传播效果往往难以预计和控制。“舌虽无骨,却可伤人。”欺凌信息快速传播、发酵,会加剧受害者的恐惧;伴随网络传播产生的数字痕迹,则会对受害者造成持久的二次伤害。
网络欺凌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性更强,全社会必须群策群力,帮助未成年人挡住“看不见的拳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针对校园欺凌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构建了专项保护制度。“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进行全链条治理。一些社交平台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维权的能力范围和行为习惯,加强技术、人工审核,建立常态化、可触达的信息屏蔽删除通道,做好相应的投诉机制工作。从国家到学校、社会,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政策的逐渐完善,为打击网络欺凌提供了依据,彰显了对网络欺凌“零容忍”的决心和魄力。
从长远看,应对网络欺凌需坚持标本兼治。既要有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也要注重将预防网络欺凌,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增进法律常识、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应当认识到,发生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网络欺凌,成因较为复杂。家庭监护缺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权利意识淡薄、受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影响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网络欺凌为什么会发生?常出现在哪些平台?有哪些规律和特点?传播受什么影响?参与范围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和总结,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家庭、学校等相关主体也要担起责任,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着力提升其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既不做施暴者,同时也能有效应对网络欺凌。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做好对网络欺凌行为的打击惩处、长效治理,让遭遇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敢于及时维护自身权益,相信一定能从整体上减少网络欺凌,有效防止相关侵害行为的进一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