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反电信网络诈骗法》12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屡屡频发,各种电信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从地方到国家层面都持续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采取凌厉攻势,重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将从12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在预警防范、加大惩处等电信诈骗案的痛点、难点上精准出招,将“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电信诈骗也在更新迭代,犯罪分子盯上了多个领域。8月28号晚上7点半,西安警方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指令,有群众正在接听疑似诈骗电话,而且不断操作网上贷款,需要立即处置。民警立即驱车赶往预警地点,同步拨打当事人电话。没想到当事人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无法实施先期劝阻,民警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当事人所在的位置。
执法记录仪同期:你好,电话挂了,你正在被骗呢,你不知道?
原来,骗子谎称受害人在平台上贷过款,贷款行为涉及刑事犯罪,为了自证“清白”,让受害人在其他平台继续贷款,并将所谓贷款的钱转到公共账户。经过骗子精心设计的话术洗脑,大学刚毕业的受害人深信“自己是嫌疑人”且“案情重大、注意保密”,随即在骗子的“遥控”下,专门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安装了十多种网贷软件“配合验资”,并到酒店开好房间。
执法记录仪同期:受害人:小丽,我当时真害怕了,他给你咋说的,他说他是公安局的,我说你是真的假的,他又给我打电话说是警察上海的。
幸好民警及时上门劝阻,小丽没有受到损失。类似这样的诈骗案例数不胜数。
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了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这五类案件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中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五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更好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将原来的“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此次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反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击防范管控格局。
加强部门协同是反诈工作的重要经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了各部门职责、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应当密切协作,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一段时期以来,手机卡、银行卡大量非法开办、随意买卖,成为电诈犯罪分子的重要工具。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依法识别受益所有人,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防范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同时还规定,办理电话卡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办卡情形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办卡。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户情形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开户。
此外,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还进一步加大对尚不构成犯罪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意外,造成他人损害的,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新闻观察:用法律守护“天下无诈”】
这些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可以说是花样百出,从地方到国家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式重拳打击治理。昨天通过的这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你认为将为接下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带来哪些变化?你的观察是什么?
这部为电信网络诈骗“量身打造”的法律,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终于正式通过。刚刚的新闻当中也分享了这部法律当中的亮点:不仅是从事电信网路诈骗犯罪的人员,就连与之关联犯罪的人员,都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惩戒措施;即使是尚不构成犯罪人员,也要承担相应的处罚等等。可以说,整部法律立足电信网路诈骗的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精准发力、从严从重,提高违法成本,为全面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同时,通过国家强势立法,也在无形中释放出高压严治、保护公民的强烈讯号,我认为有利于震慑潜在的不法分子,及时悬崖勒马、收敛住手。
根据公安部2021年12月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国家反诈中心APP累计向群众预警2.3亿次。
【电信诈骗迷人眼 该如何加强防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电信诈骗相当猖獗,而且很明显都是团伙作案。那么,电信诈骗迷人眼,我们应该如何加强防范呢?
民警表示,电信诈骗是可预防的,事前防范十分重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如果发现被骗要立刻报案,这样有利于追回钱款,降低损失。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拓东路派出所民警 马标:转账一种是,你主动向嫌疑人提供的账户信息转账,这个时候,你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还有一种是,让你通过各种非法链接,下载所谓的公安侦控软件之类的,用于窃取你手机里绑定的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信息,这个一定不能下载。
另外,不要相信“带你投资”“用小利润赚大钱”等诱惑话术、套路;对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要明白公检法各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没有骗子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拓东路派出所民警 马标:电诈分子为了避免公安或其他人员介入,阻碍中断诈骗的进程,往往会要求受害人在手机上输入一串代码,这串代码是呼叫转移的代码。
民警特别提醒,部分行骗人还会专门要受害人在转账、接听电话时独处或者删掉手机中的国家反诈中心App。
【新闻观察:提高防诈意识 让诈骗份子“无计可施”】
电信诈骗说到底,就是要转账汇钱,尽管警方反复提醒,仍然不断有人上当受骗?有时候,警方在拦截过程中,还会被拒绝,反诈过程简直困难重重,对此,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这些年,我们时常在新闻报道当中,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电信网路诈骗案件。就在今天下午,我们厦门广电的微信公众号就推送了一条相关的报道,多位反诈民警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短信轰炸,才成功阻止一位市民上当受骗,为其避免10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
近些年,各式各样的骗术似乎让不少人感觉防不胜防,当时,究其核心,无外乎就是围绕一个核心,钱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防骗能力。不要相信天上会掉什么馅饼。如果接到陌生电话,在通话中,出现类似的转账、验证、资金等等字眼,大家就要当心了,这大概率就是诈骗电话,不论他讲得多绘声绘色,直接挂断。如果有任何的疑惑,可以立刻拨打96110。另外,我想趁此机会想给大家“种草”一款APP。就是全民反诈APP,当中有个功能叫做“来电预警”,我觉得特别好用,你只需要根据提示,开启这个功能,一旦有诈骗电话,它就能够第一时间给你作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