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多年的高血压“神奇”消失

厦门广电网 2022-08-03 11:37:29

2022-08-03 11:37:29

罗广承主任团队手术中

50岁的王先生高血压多年,服用一种降压药,平时血压控制平稳,没有进一步检查。2022年6月因为急性阑尾炎检查,意外发现腹膜后竟然生长了两枚肿瘤。近日,阑尾炎得到初步控制后,王先生转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治疗腹膜后肿瘤。接诊的该院泌尿外科主任罗广承介绍说,这两枚肿瘤生长在人体最大的主动脉旁,一枚在主动脉与肾动脉交界下方,一枚在主动脉与左侧髂总动脉交界处。肿瘤本身富含血管,化验结果出来,竟然是外科界鼎鼎大名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罗广承主任介绍说,这类肿瘤之所以“鼎鼎有名”,一是特殊,二是很少见。据介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起源于肾上腺的嗜铬细胞或者交感、副交感神经节,两者都会分泌具有明显升高血压作用的“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过量分泌后往往诱发高血压危象。也有部分患者,肿瘤平素静默,当情绪激动、挤压、手术等刺激时,肿瘤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导致血压急剧飙升,堪称“炸雷”。

“这类肿瘤对于有些医生几乎平生未见,王先生主动脉旁出现两枚副神经节瘤'串烧'更是非常罕见,有相当高的手术风险”,罗广承主任介绍说,首先患者血压的剧烈变化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另外嗜铬细胞瘤往往发现时瘤体比较大、血供丰富,容易出血。针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切除肿瘤、控制血压是对手术、麻醉、甚至重症监护团队的挑战,也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考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围手术期死亡率曾经高达30-50%,是由于对其病理生理行为了解不深。随诊医学进步,现在的死亡率降到了5%以下。

经过泌尿外科肿瘤团队与手术麻醉团队精心的术前准备,王先生的肿瘤终于被顺利切除,“排雷”成功!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患者的收缩压一度飚升到290mmHg,好在罗广承主任手术团队和麻醉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令手术顺利完成,还顺便为王先生切除了阑尾,令他再无阑尾炎之忧。日前,王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更惊喜的是,术后他的血压就恢复了正常,不用再吃降压药了。

科普链接: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大类肿瘤的统称,有功能性的,也有非功能性的,像上文提到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由于会分泌某种激素化学物质就属于功能型神经内分泌瘤,通常会出现相应的“功能性”症状,比如胰岛素瘤会分泌胰岛素,体内胰岛素增加,从而导致患者低血糖症状(比如乏力、心慌、出冷汗等)。虽然这类肿瘤比较少见,但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漏诊,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挥之不去的困扰。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力度,提高临床医生和大众的认知很有意义。医生提醒,身体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些异常表现,尤其是年轻人,比如出现血压血糖等异常,不要只是简单地控制血压血糖,背后很可能有继发性的原因比如神经内分泌肿瘤,要积极求助医生,努力查明病因从而针对性治疗。

(记者:官宇 通讯员:张舒姗)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