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跨岛发展是百姓生活真切的改变 实在的获得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实施20年:厦门奋力开辟跨岛发展新天地
20年前的今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厦门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精辟论述了“四个结合”的原则,在重要发展节点为厦门擘画蓝图、引航定向。20年来,在跨岛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厦门在新世纪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创出新格局,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
20年春风化雨,20年砥砺前行。如今的厦门已经形成城市格局跨岛拓展、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人文内涵跨岛提升、生态文明跨岛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
站在岛外第一高楼诚毅国际商务中心向下俯瞰,总规划77.7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十年集聚成城,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改写了这片土地的肌理:农田、鱼塘和果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六大配套公建、以软件园三期为核心的产业园区、越发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
集美区后溪镇副镇长、原杏林湾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叶章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来打造。原来这边都是一些鱼虾池,还有一些泥泞的路,路非常难走。现在你看湖海相邻,整个生态环境景观非常漂亮,而且高楼林立,还有产业也高度集聚。
跨岛发展拓宽了厦门的城市框架。在岛外,新城建设日新月异,集美新城基本成势成型,马銮湾、翔安、同安新城快速崛起,同翔高新城初具规模;岛内城市更新和旧城旧村改造也在同步加快。2002年,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仅有94平方公里,2021年扩大到了405平方公里,其中,岛外占比达到七成、新增面积占比八成以上。
岛外广阔的空间为产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如今,岛外建成工业用地面积占全市92%以上,全市超七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来自岛外,集聚了联芯、天马微、万泰沧海、中创新航等一批超百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厦门重点打造的12条千亿产业链中,有7条重点布局岛外,5条产业链岛内外互促发展。2018年,ABB在火炬(翔安)产业区建起了企业迄今最大的制造和研发基地,将原本分散在岛内各处的子公司、研发中心、仓储和办公等场所整合到一起,带动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在厦集群发展。
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 赵永占:跨岛发展战略的推进,我觉得是两个“跨”字,一个是跨出岛,第二点是跨越。利用这次机会,我们把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等都应用到最新的工厂、最新的生产基地,我们现在这家工厂也是ABB全球工业4.0的典范。
伴随着跨岛的脚步,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视野跨过了眼前的小小海湾,思路在拓宽,观念在更新,格局在提升。轨道交通1、2、3号线开通运营、海沧隧道建成通车,厦门的进出岛通道增加到“四桥三地铁两隧道一海堤”,厦门人民期盼已久的岛内外“半小时生活圈”已逐渐从梦想变为现实。与此同时,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日益完善,岛外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就好医”不再是难事。
2021年,厦门岛外常住人口达到319.3万人,占全市比重从2002年的46.6%提升至60.5%;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3.9亿元,为2002年总量的10.8倍,实现年均11.4%的快速增长。
市委讲师团讲师 柯雯琼: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跨岛发展战略,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切实符合厦门的实际,当然也是顺应人民期待。今天我们说“一环数片,众星拱月”格局已然形成。
当前,跨岛发展站上新的时代方位,厦门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贺信重要精神,不负新使命、书写新篇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平安、更加繁荣”的目标,未来厦门将以更高站位,加快/打造跨岛发展新格局、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正在建设的五缘湾湿地公园TOD项目,是城区连片开发的样板工程。项目围绕地铁2号线湿地公园站进行立体开发,涵盖住宅、办公、商业等业态,同步配建多种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几年,这样的试点工程,将随着轨道交通“骨架”的拉开,被复制到岛外更多地方。
厦门轨道集团湿地公园TOD项目总经理 尤斌: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未来很有可能形成以点状来带动面,形成多个面多个点来串联整个的城市规划。
去年,翔安区新店街道蔡厝社区迎来了地铁3号线的通车。乘着TOD建设的“东风”,这个海边村庄有望变身为站城一体的“地铁小镇”。而随着新机场片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蔡厝社区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翔安区新店街道蔡厝社区党委书记 蔡长征:村庄面临拆迁,有一系列也是为机场建设配套的(项目),我们社区就慢慢就城市化了,以后村民就是住高楼大厦了。
按照厦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发展到600万人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700万人以上,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色低碳出行典范城市。
当前,厦门正着眼大局、前瞻布局,不断拓展“跨”的视野,加快“跨”的步伐,提升“跨”的能级。跨出本岛,强化“一岛一湾”空间格局;跨出厦门,推进厦漳泉都市圈建设;跨出区域,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跨出海峡,深化对台交流合作;跨出海洋,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厦门将以产业布局和集聚为先导,组团式推进翔安、同安、马銮湾等新城拓展,实现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生态优化和人气提升。加快补齐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短板,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围绕国家所需、厦门所能、金砖国家所愿,加快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层级,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国家经贸合作,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水平。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 董事长 何福龙:让原来小小的厦门能够融入到大世界发展的洪流当中,包括“一带一路”的发展,包括金砖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听到厦门故事,可以听到厦门的声音。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 二级巡视员 市委讲师团团长 彭心安:厦门跨岛发展战略的实施,它让厦门城市的整体发展实力,城市发展的带动力都大大的提升,它不仅仅是通过岛内带动岛外,也是通过厦门的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带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让厦门成为真正的领航型的城市。
【新闻观察:跨岛发展是百姓生活真切的改变 实在的获得】
跨岛发展20年,你有哪些感受?
在近期的采访中,我们接触了很多跨岛发展的动人故事,比如曾经在岛内租房的年轻人,现在在岛外有了自己的小家;比如一些企业员工跟着企业的搬迁发展,见证了岛内的提升,岛外的巨变。跨岛发展是一个宏伟的命题,但落在我们每一个老百姓身上,是生活真真切切的改变,是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就从三组我们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数据来看:第一是教育,2021年全市中小幼在校学生数81.16万人,其中岛外占比达到61.1%,超过六成,厦门一中、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等一批老厦门人常说的老牌名校,都建设了岛外校区;第二个是医疗,2021年岛外投用的医疗床位数是2002年的近5倍,还有一批国内优质的医疗资源现在都布局在岛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就好医”;还有一个是环境,2021年厦门的空气优良率达到了99.7%,这个成绩排在了全国第三,我们再来数数厦门现在拥有的“颜值”荣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等等,实在太多了,岛内外共同构成的这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是我们所有老百姓生活的家园,更是我们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抬头环视都能获得的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从20年前提出跨岛发展战略,到5年前赋予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大使命,再到去年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贺信时要求厦门“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厦门战略定位的擘画一脉相承、对厦门的期待更是一往情深,未来我们更要牢记嘱托,不负新使命、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