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两岸青年感受非遗琉璃流光绽放之美

两岸新新闻 2022-06-13 22:31:55

2022-06-13 22:31:55

山东淄博博山区是陶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明朝初年起,博山就开始为宫廷生产御用琉璃产品,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底蕴。此次“台青黄河游记”活动,两岸青年在博山,“琉”连忘返于美轮美奂的琉璃艺术世界,感受博山琉璃非遗文化传承。

一件件色泽黄中带亮、温润如玉的作品,它们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鸡油黄”。

玻璃艺术家 孙云毅vs.台湾青年:这个造型就是梅瓶。(对,过去在文房清供,插一支梅花。)

“鸡油黄”出自于清朝宫廷造办处,它的制作工艺曾一度失传,但孙云毅和父辈不懈坚持研究创新,终于又把这项技艺“吹活”了。现在,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已被列入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玻璃艺术家 孙云毅:我们过去只是用本土的原材料,现在我们可以全世界采购,用的纯精度,都比过去好得多,这是我们现在的优势。

多年来,和孙云毅一样共同致力于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博山匠人达数百人。

琉璃内画艺术家 文静:我们在铁板上作画,然后把琉璃颜料放铁板上,其实是相当于二次作画,我们这种传统艺术,你必须要近距离观赏它、欣赏它,而且要坚持不懈去做。

虽然此前在台湾也接触过琉璃,但此次交流互动,也让台青真切感受到琉璃艺术在两岸之间的脉动与传承。

台湾青年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邱建铭:刚刚开始接触这边的琉璃,跟我刚开始认识是有点不大相同,可能在造型形式、材料上,跟台湾有点差异。但跟这边大师交流后,参观他们工作室,其实就会体会到在地琉璃,还是有人文温度在里面。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