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就业路(二):校企合作 助力企业扩招纳新
昨天我们讲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和企业在春招中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的两家高科技企业,看看他们如何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招贤纳新,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生力量。
不难看出,企业为适应经济转型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在人才招聘上不断创新、努力做出改变。当然,破解就业难,需要政、校、企三方通力协作,才能让人才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明天的报道,我们将聚焦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看看他们如何拿出实招促进就业招聘工作。
校企合作 助力企业扩招纳新
从去年底开始,生物医药企业蓝湾科技增资扩产了一条高纯氨糖生产线和一条壳寡糖生产线。随着研发项目的加大投入,蓝湾科技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组建研发团队,招聘工作成了企业的一项重点任务。蓝湾科技利用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优势,通过项目导师推荐,精准吸纳高素质人才。
蓝湾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 叶海木:疫情几年来,公司的业绩、人员,其实是逆势双增长,公司也从全国各大高校招聘了一大波的高材生。有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公司也尝试为最近比较火的“直播带岗”,做一些准备。
招聘是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选择的过程。近年来,求职者考虑的不仅是企业的薪资待遇,还有企业对求职者个人成长的帮助与发展平台的搭建。
导师带“新” 促职场新人成长
美图公司为了帮助新员工快速上手,建立了导师带“新”的新人培训制度。导师与新人在入职前建立联系,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新人试用期指导计划。入职后,导师还会帮助设定新人试用期目标计划,同时关注新人的融入与适应情况,跟进新人目标完成进度。在转正考核期,导师对新人试用期的表现给予评估,并根据人员特点在后续发展中给予建议。
美图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 陈岚:一对一培养应届生,完善的新人培训制度,有利于应届生快速地上手工作美图将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优质的办公环境,持续吸引和培养人才。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提升求职竞争力
当就业季遇上疫情,不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都在摸索着就业招聘的新形式、新方向。校企合作为化解疫情对就业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导师制则为求职者勾画出更清晰的职业路径。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士建议,高校毕业生应该尽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单位实习,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去向,调整求职预期,合理匹配与自己相适应的职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周宇哲:我认为求职不应该是快毕业时才想的事情,求职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在进校时,每个人就已经在一次次的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书写自己的简历。
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精准地做好“人才画像”、拿出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构建有助于人才成长的晋升通道,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周宇哲:除了毕业时到校直接招聘希望企业就业导师提前进入学校。开展就业指导类的讲座在互动交流中提前达成意向,减少毕业时候的磨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