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完成实践性作业“压力大” 问题出在哪儿?
“双减”之下实践性作业增多 家长为何直呼“压力大”?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书面作业减少了,实践性作业增加了。让作业“活起来”,本是件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好事,但有些家长却直呼“压力大”。这是怎么回事呢?来看相关调查。
周末,在北京市一家公园,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共度亲子时光,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样的活动其实正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双减”之下不少学校要求,学生在节假日要参与户外运动、走向大自然。大部分家长对于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十分认可。
小学生家长:反正我是觉得特别好,首先来说小孩现在这个,因为现在电子用品特别多,只要是在家的时候,他一定会要去看手机,就要尽可能抽时间带他出来去走一走。
小学生:我感觉很快乐,就是虽然我没有弟弟妹妹,但是我觉得自己跟爸爸妈妈一块儿去分享我在学校的一些快乐的生活,我就比较开心。
不过,有部分家长却从中感到了不小的压力。有家长表示,{孩子}学校对于这种户外实践性作业做出了量化要求,家长要陪同孩子走多长的距离、打卡多少个景点都有详细的指标,这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挑战不小。
小学生家长:他可能会留一些(作业)比如说假期要让我们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要有走四公里,然后要一起到月坛公园去探月,然后去探索那个公园里的一些具体的景点,然后要求家长跟孩子一起,这种很量化的就是会让家长有一些压力吧。我觉得只要达到了这种让这个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的目的,这个形式上倒不一定是一定要求哪天哪天完成几个,或者几公里这种量化,就太量化的话,就容易“内卷”。
遭到家长吐槽的实践性作业还有手抄报。手抄报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双减”落地后,手抄报由于可以展示学生设计、绘画、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成为教师喜欢布置的作业类型。但有家长直言,孩子精心做的手抄报,老师根本不仔细看,挂到墙上展示的都是家长帮助制作的。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发现,各种万能手抄报镂空模板、手抄版半成品电子模板销量上千的比比皆是,模板价格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还有的商家提供“代画”服务,并标榜“家长无需烦恼”。
小学生家长:所以我觉得这不都是家长的事嘛。
小学生家长:这种情况我觉得就是确实是会出现“内卷”的这种情况,而且对孩子这种攀比的心理可能也会造成这种不利的这种影响,我觉得这种应该是尽量杜绝,对孩子的教育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设置实践性作业的初衷本是让孩子回归本真,现在为何变了味,引发了家长之间的“内卷”?有专家在“双减”之后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学校为了控制作业总量,针对部分作业采取了全年级甚至全校统一布置的方法,因而产生了“一刀切”的问题,缺乏针对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这些(作业)跟具体的某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事实上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也没有太多的针对性。大家都统一地布置了,你哪个年级,哪个学生具体他的情况怎么样,可能都是这一道作业,这样一来,到具体的这个学生他不能完成这个作业,他做不了这件事,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变成家长的作业了
专家建议,实践性作业不应由年级统一布置,应交由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做好/作业的精细化设计,甚至交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作业形式,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学校规定的课程的要求最多只能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的60%,把其它40%时间空出来,让学生自主决定,他去干什么。现在我们这个学生大量地缺少这个东西,让他不能够充分自主地活动,就使得他的自主性大大降低,这是我们现在从我调查来看普遍存在的,就说被动型的人格这种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当下一定要瞄准学生的真实的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能够有太多的“一刀切”,形式化的东西。
新闻观察:完成实践性作业“压力大” 问题出在哪儿?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之后,学生的书面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是各种类型的实践性作业开始变多。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何还是遭到家长的抗拒?真的是作业难度太大?还是家长在偷懒?
别搞形式主义 改变衡量方式
刚才新闻中我们看到的两个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手抄报,初衷都是好的,比如一张手抄报的诞生,它不同于学科知识的简单记背,而是锻炼孩子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与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方向是基本吻合的。但你问是作业难度大还是家长懒,我觉得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方面,对于老师来说,对于这类作业的评价方法不能只是高、大、上,户外实践一定要量化打卡、手抄报一定要做得特别漂亮才能获得高分,那么老师布置这类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注重过程,还只是看结果?其次,实践性的作业在要求和内容上,也需要分人分情况,孩子们未必个个都善于编排手抄报,那为何厦门的学校基本上都有这项作业呢?它真的是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吗?
家长别“偷懒” 适度要放手
另一方面,确实也有一些家长比较懒,我们说的懒,不是不做,而是家长懒得和孩子一起参与,直接就包办了。一旦需要他们花时间来介入孩子学科类以外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有畏难情绪。有的家长觉得这类作业浪费时间,有的觉得孩子不会画、画得不好,不如自己来画更省事,于是就投入到手抄报的制作中,一边做,一边吐槽。
因此这类实践性的作业,应该要把握好“度”,家长你不放手让孩子做,怎么知道他不会?老师也不应该以单一标准来评价这类作业的优劣,而应该以多元化、更开放的态度来衡量,不要一刀切,才能让孩子的实践性作业回归本身的意义,真正地让学生和家长喜欢上实践性作业。
厦门: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的确,学校布置的作业,不管是书面作业,还是各种类型的实践性作业,说到底都是给学生的作业,家长只是配合。就在一个月前,我市出台《厦门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其中就明确提到,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方案》提出,严控作业总量与时长。学校要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强化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讲评、辅导等环节管理,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分类明确作业总量,严格落实有关时长规定,科学控制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总量。
《方案》要求加强作业设计批改。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和备课内容,系统研发基础性作业,积极推行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学校应定期组织优秀作业设计、批改展示活动。
在加强作业监测评估方面,《方案》要求出台作业管理监测办法,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重要内容,教育部门、督导和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学校作业管理督导视导、抽查评估。学校应加强作业管理等教学常规日常监督,将作业研发、布置、批改等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价体系,并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分年级公开作业构成与时长等。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新闻观察:“家长作业”何时休?
其实,禁止布置“家长作业”,厦门早就有规定了,一再强调,说明落地执行不到位,不少家长仍觉得“家长作业”负担很重,这个接下来该怎么改善?
首先要明确,“家长作业”要回归到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功能上来。这个作业是留给学生的,干什么用?是为了学生的温故而知新,在学校、在课堂上听完之后,回到家里抽一点时间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既然是留给学生的,就要由学生去完成,不能布置给家长。
第二,要解决一个导向问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如果家长替做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们灌输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自己该做的事还可以让别人代替,这不是教育的初衷。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孩子才能长大。
第三,一些和教育无关的“家长作业”折腾家长,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家校互动通过手机更加频繁和便利,这些现象更为严重。所以,给家长“减负”,优化家长的任务,减少非必要、非教学任务进校园,教育部门都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