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拒绝“算计” 不要让算法躲在“黑箱”里

厦视直播室 2022-03-01 20:57:34

2022-03-01 20:57:34

3月1日,也就是今天起,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规定》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新规能否遏制算法的滥用?监管如何落地落实?我们一起来关注。

近年来,平台涉嫌侵犯隐私推荐广告、“大数据杀熟”、盘剥劳动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个人隐私被算法利用。有新闻媒体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将几款社交App放置后台运行,然后在相册里存下跟卷发棒产品相关的照片。次日,某App在推荐页面里出现了关于卷发棒的短视频。

记者利用手机自带的查看隐私访问功能和第三方软件查看,发现除了位置信息外,该App还访问了手机相册,一上午就访问了6次,访问时间短则20多秒,长则1分钟。

规定明确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在上述案例中,在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访问个人手机相册且推荐广告的行为明显已越界。

其次是“大数据杀熟”。同样的送餐时间、地点、订单、外卖平台,会员却比非会员多付钱;同时同地打同类型车到同一目的地,某打车平台曾被用户发现熟客反而收费更高。以上现象虽已老生常谈,但依旧有App我行我素。不少App为鼓励新用户,会在用户刚注册后对其发放优惠券,这类做法被不少平台称之为市场促销。但有些平台新老用户的价格差异大,让老用户感觉颇为不公。画面中这两个同型号的手机,都打开同一款出行App,搜索相同的酒店,给出的价格则不相同,此前曾有消费记录的手机显示的各类房型的价格均高于没有消费记录的手机,一连搜索了几家酒店皆是如此。也就是说,这款App有着“大数据杀熟”的嫌疑。

对此,《规定》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左晓栋:有的平台就会说,这个算法是我的知识产权,是我的商业秘密,我不能公开。这些说辞都不能成立了,平台的算法要保证必要的透明性。

专家强调,《规定》还明确保障用户的选择权、删除权等权益。通过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并提供选择或删除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避免消费者被算法“算计”。

在大数据算法下,一些行业的劳动者为了完成平台考核要求,不得不超时超量工作。以某网约车平台为例,快车司机一个月有171小时的考核时长,若以22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7.8小时左右,若以3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5.5小时。这样要求看似合理,但实际工作却远远不止,因为考核时长是从载上乘客后打表的那一刻才开始计算,到乘客下车就停止计算。在这一算法下,司机往往每天的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此外,平台的抽成比例视情况浮动,且具体规则并未公开。

对此,《规定》专门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应当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新闻观察:拒绝“算计” 不要让算法躲在“黑箱”里】

刚才说到的“大数据杀熟”,我们深恶痛绝,现在算法推荐新规能刹住这股歪风吗?

大数据杀熟,其实大家都有这个感觉,但是要证明这一点并不简单。去年,复旦大学一个教授带着团队花了近五万块钱做打车的调研,跑了五个大城市,打车800多次,终于实锤了打车杀熟。其实就三句话,手机越贵,打车可能就越贵! 打的越多,价格越贵,同一时间,打车的人一多,价格就贵。但是 是花了五万块才买到的教训,这就是背后算法的核心逻辑,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有这个精力有这个专业吗?我遇到了奸商,我可以找他算账,但我遇到了算法,我去找谁呢。就是因为算法对我们来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有黑箱操作的空间。所以,不要被算法算计,首先就是要让算法摊开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你要让我们知道你的算法规则。其次,要躲开算法的算计靠消费者是不行的,算法推荐新规就是国家出手划红线,跟这些互联网企业算算总账,你的算法要经得起监督和解释。今年深圳已经通过地方立法明确大数据杀熟最高罚5000万了,违法成本抬高已经是一个趋势,随着接下来全国性的价格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修订,我估计这套组合拳可以很好地刹住这股歪风。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今起施行:确保算法公开透明 严防刷量控评影响舆论】

可以说,算法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刚才新闻中说到的三类问题外,利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过度消费,刷量控评影响网络舆论……这些由算法引发的侵害用户权益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娱乐行业,部分流量明星动辄可以拿到上亿甚至十几亿的商业回报,明星商业平台无所不用其极地制作话题进行炒作。品牌方也深谙此道,甚至运用手段刻意制造不同粉丝的矛盾,掀起骂战来博眼球、拉流量。雇佣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鼓动“饭圈”粉丝互撕,刷量控评……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些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干预热搜,影响网络舆论。

《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鼓励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综合运用内容去重、打散干预等策略,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管理制度,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干预信息呈现。

如何防止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保护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规定》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针对未成年人,《规定》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那么新规该如何落地落实?对此,《规定》明确,事前监管,确立算法备案、算法评估等制度;区分监管,确立分级分类的思路;系统监管,建立多元共治的局面。

【新闻观察:珍惜关闭算法推荐的权利 】

这次新规你觉得还有哪些亮点?

我觉得我们要珍惜可以选择关闭算法推荐的权利。今天我重新登录了淘宝、京东,在设置那一栏里找到了关闭按钮,也看到了我自己的购物标签。但是关掉推荐之后,广告并不会减少,换句话说他只是没有那么懂你了,所以我有个朋友居然还忍不住又重新打开了。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免费的就是最贵的,算法背后是数据的滥用,正是因为我们贪图很多互联网服务的免费,让我们付出了最宝贵的数据。

这次新规还重点强化了对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比如老年人,比如未成年人。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你比如说年轻人如果他不小心刷到了有负面倾向的新闻,按照个性推荐原则,他是会不断强化负面情绪,甚至是出现轻生的念头。

所以我们无论怎么规范算法,就一个目的,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要被算法统治。你比如说,我们做电视的,经常被一些做短视频的教育,要研究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也在迎合平台的算法获得更多的推流。你比如说完播率很重要,所以现在的短视频越做越短,还要加速,甚至就是不让你看清楚,这样你才可能多刷一遍,这也是我们的媒介环境被算法支配的一面。他在诱导沉迷,算计的是你的注意力。算法的本意是想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结果我们却踏入了更小的信息孤岛,互联网本来是想把孤立的世界通过网线连接起来,没想到却制造了一间间信息茧房,当我们反省的时候,也是我们改变的时候。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