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七):惠安石雕花开两岸 一片匠心守护千年技艺
泉州惠安,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石雕。石头经由匠人们的雕琢,成就了惠安“石雕之冠”的美名。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惠安就有很多石匠移居台湾,并将石雕技艺带到了海峡对岸,如今,这门艺术又在那里发展出了新意。今天的系列报道《根脉》,我们带领大家一同走近,两岸石雕匠人用技艺、匠心雕凿出的艺术世界。
惠安石雕,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又取闽南青山绿水之灵气,历经千年岁月洗礼,形成了婉约精美、纤巧灵动的南派风格。。在数控技术发达的今天,惠安仍有匠人坚持手工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经民:具有收藏价值的,还是要手上功夫才行,看起来灵动,很漂亮。
惠安石雕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当地盛产的青斗石/色泽明亮,质地细密。在匠人们日复一日的敲打声中,这些石头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惠安崇武镇五峰村的张建奎,出生于雕刻世家,说起石雕,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张建奎:青斗石也被人叫做“心头石”,青斗石雕下去,有办法透空,能表现纤细的工艺手法,台湾人流传,长山的青斗石 ,雕刻出来的石雕,才有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人人见,人人爱。
石雕兼具精妙生动与大气磅礴的特质,能增添建筑的形态变化,因此这门技艺便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交相辉映。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活动,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以及神佛造像的雕刻等方面。据记载,明末清初就有惠安人到台湾居住,随着交往的发展,惠安人也把石雕艺术带到台湾。清代中期,惠安石雕开始在台湾广为传播,成为闽台交往的重要内容。张建奎祖上的同辈匠人,当年有许多就是为了修建宗庙去到了台湾。
机器轰鸣、石屑飞扬,一幅幅石雕作品在不间断的打磨当中显现真容,这里便是惠安石雕传承人董炎山的家中。每周日,董炎山都会带着学生们在这里上课,其中学龄最长的已有16年,惠安石雕的技艺,就在这一次次打磨雕刻中,心手相传。
台南市惠安石雕技艺保存者 董炎山:现在比较可以教的,就是我们草花的浅浮雕,整个过程就是先浅浮雕,现在这个是两厘米(深)的,然后再三厘米、四厘米,慢慢深的浮雕。
根据文献记载,早年赴台的惠安石匠中,最负盛名的是蒋氏一族,而其中公认技艺最好的就是蒋馨与蒋银墙,如今台湾众多的知名庙宇中,都还有他们的作品。而董炎山正是师承蒋氏一门。
台南市惠安石雕技艺保存者 董炎山:我师傅叫做黄志华,他当时来台南东山盖庙,我就跟我师父学,他有讲他的师父就是蒋银墙,蒋银墙就是清朝的时候和蒋馨一起到台湾,这个就是惠安石雕,(在台湾)的脉络,到我这里。
董炎山回忆,他15岁时就开始跟随师父学艺、接工程,直到27岁才独立接洽庙宇石雕项目。当时,他发现传统惠安石雕,多注重平面上的细致雕刻,对于立体感的把握略显不足。为了让石雕更赋新意,他综合泥塑、木雕、绘画等等其他技艺,自创出了“层次景深石雕法”。现在,董炎山和在地的石雕匠人时常会到惠安交流技艺,承接项目。
台南市惠安石雕技艺保存者 董炎山:我从36岁到60多岁,这段时间,就在大陆跑来跑去,我就是一个月大概去7天,这样跑了26年。
如今,董炎山已经退休,他正全身心投入石雕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董炎山他在台湾南关社区大学开设了石雕班,舍弃过去传统大型石雕的风格,从小石雕入手,借助现代工具的方便性,希望这门手艺能继续在台湾流传。
台南市惠安石雕技艺保存者 董炎山:现在有新的东西,就是磨刻,磨刻的技巧就比较简单,他们就比较可以学,他们能够学这么快,就是拜磨刻所赐,现在你要磨刻就失去传统,所以我们现在是磨和雕结合在一起。
学员 黄美容:老师这种教法,可以让我们这些从没有接触过,或者在学习当,有兴趣可以更加了解石雕。
把石头作画布,以锤凿为画笔,匠人们愈发坚定了传承的信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王经民:为什么我还要做石雕呢?那么辛苦,赚的钱又不多,这是一种坚守,一种初心,最重要的是这种初心的传承,台湾也是一样,我们把石雕传过去了。(他们传承)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张建奎:我们会坚持下去,代代传承下去,这条根不会断。
一物一世界,一石一匠心。千年光阴荏苒,两岸匠人们用浪漫的情怀与石头对话,用匠心唤醒了石头的灵魂和生命,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