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向未来(三):生态花园展画卷

特区新闻广场 2021-12-20 21:25:25

2021-12-20 21:25:25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特区建设40年,厦门成为了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一幅自然和谐、舒适宜居的生态画卷已经铺展开来,今天的《厦门,向未来》系列报道,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厦门的美。

每到这个时节,这些鸬鹚都会来厦门过冬,说是过冬,其实更像是度假。您瞧,清澈的水面,安静的无人岛,让它们在这里安心觅食,栖息。

当然,来厦门过冬的不只是鸬鹚,还有苍鹭、白骨顶、红嘴鸥等等……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鸟类把度假胜地,锁定在了这里。

鸟类数量的多少,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您知道吗,我国记录到的野生鸟类有1400多种,在2006年的时候,厦门观测记录到的野生鸟类有200多种,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数据翻了近一倍,达到了409种也就是说,国内将近30%的野生鸟类,正用它们的翅膀投票,把生态宜居花园城市这个头衔,颁给厦门。

这些候鸟的邻居白鹭,正是厦门的市鸟,对于家里的变化,它们最有发言权。

筼筜湖,是白鹭的家,更是厦门的会客厅。而曾经,这个1.6平方公里的内湖,散发出的气味却不是太友好。

30多年来,筼筜湖累计清除淤泥470万立方米;护坡筑岸14公里,并种植了2.6万平方米的红树林,湖心岛也成为了白鹭自然保护区。

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经过综合治理,筼筜湖变美了,白鹭不仅在这里安了家,也邀请了更多小伙伴们前来做客。今年筼筜湖观测到的鸟类达到了88种,鱼类达到63种。动物们诗意地栖居在自己家门口,那咱们厦门人的家门口也是这样吗?

从家门口到最近的公园距离有多远?(接球)在湖里近邻公园,周边居民的答案是50米。下个楼,就能在这儿散步、健身、泡茶,遛娃,随时享受绿地自由。

这可不是吹牛,今年,厦门一口气又新增了34个这样的口袋公园,到年底,全市各类口袋公园就将达到163个,明年还将建设60个。厦门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从1981年的1.79平方米提升到现在的14.6平方米,相当于从“一张床”,变成了“一间房”。您说光是家门口看风景还不过瘾?那我们再把视线往上看。

大家熟悉的山海健康步道东西向沿线串联起了厦门的“八山三水”。作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厦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经从1981年的13%提升到现在的45.52%。清新的绿色,守护的是沁人心脾的蓝,2021年1月-4月,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一,在这里,呼吸都是幸福的味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青山自然也少不了绿水,这里是翔安澳头社区的怀远湖,蓝天绿水,够美吧。聪明的您也猜到了,我手中的这杯水,就取自怀远湖,清澈透明,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但是咱们澳头社区的朋友会告诉你,7年前,从湖里取出来的水,可是另外一番模样。

截污清淤、雨污分流,生态修复,是小微水体综合治理,让怀远湖变了样。

去年,全市有256个小微水体完成了综合治理,其中有83处变成了像怀远湖这样的景观示范点。厦门还立下了一个大目标,要力争在明年6月完成所有335处小微水体的治理,让水清岸绿,成为家门口的风景。

如今的厦门,每一寸肌肤都被绿色浸润着,这里是下潭尾红树林公园,2005年,人们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批红树林试验林。16年后,85万公顷红树林已在这里迎风而立,现在红树植物已经遍布岛内外的27个点,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成为了蓝色海湾上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里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城区就能见到中华白海豚的城市。1997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种群数量,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60头,稳定到了近100头,在厦门与中华白海豚“相遇”,如今已不是难事。

特区建设40年,厦门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也以这座城市独有的浪漫,向世界传递着生态环保的理念。未来,厦门将不断深化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让“清新的蓝”和“怡人的绿”成为我们恒久的骄傲。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