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记忆(八):那些年,特区的辉煌印记
特区建设40年,诸多的创新举措在厦门诞生,这些历史性的“第一”勾勒出了厦门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脉络,也展现出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今天的特区记忆,我们翻阅老照片,听听亲历者讲述特区建设的辉煌印记。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原审判员 郑金雄:这张照片拍摄于2001年,时任(思明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陈国猛,敲响了中国大陆法院庭审第一槌,在此之前,法官没有维护开庭秩序的法器,就像裁判没有哨子一样,那时厦门特区也是意气风发的年代,我们团队几个成员,都三十岁出头,朝气蓬勃,大家经过几番讨论之后,最终选定了声音清脆的花梨木,作为法槌的材料,法槌改革是跟我们特区发展的澎湃历程密切关联的,也深深嵌入特区发展独特的印记。
讲述人:高新平儿子 高铨壮:那时候厦门特区刚刚成立,我父亲高新平从台湾来到厦门考察,上世纪80年代,他租下了湖里18号厂房,创办了导电橡胶工厂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家来厦门投资的台商。
电视画面:我们是带着管理技术,生产技术,来厦门投资。
讲述人:高新平儿子 高铨壮: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三德兴也从鹭岛走出福建,和时代同发展,现在在电子,机械很多行业,都可以看到台商的身影,台商台企是特区建设和发展重要的力量。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飞机维修工程部外航保障处经理 陶殿志:厦航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但到底怎么做,谁心里都没底,但是厦航当时有一股精气神在,大家特别团结,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种社会的需求,惠及到老百姓了,那个时候很多老百姓没事都到机场大铁门那看飞机,等飞机走了之后,会跟这些老阿婆们,讲一讲这个飞机是怎么回事,有时间来坐坐飞机,我们从两架飞机开始经营,发展到今天,我们拥有飞机是209架,多种机型在使用,可以飞行全世界六大洲36个国家,有了厦门经济特区才有了厦航,真的是给厦门经济特区注入了血液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