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乡约”(五):我从台湾来 “筑梦”在乡间

厦视新闻 2021-05-05 19:53:01

2021-05-05 19:53:01

惠台“农林22条措施”提出,鼓励台湾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师到大陆从事规划设计工作,支持设立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在厦门,有这么一群从事社区营造的台湾青年,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和大陆同胞一起,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爱,一笔一画勾勒出幸福农村美好生活的图景。

每天清晨,厦门海沧洪塘村村民安文博都会骑上他心爱的小摩托,从菜市场买回一堆菜,为餐厅一天的生意做准备。

厦门海沧洪塘村村民 安文博:我每个月差不多在五六万(利润)蛮意外的,我真的不知道,它能给我带来这么好的经济效益。

洪塘村是海沧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年前村里请来了由两岸青年合作组成的设计团队“九七文旅”,帮助村民规划设计庭院经济。安文博的“赤土小院”就此应运而生。居住环境变好了,而且在家就能挣到钱,安文博十分开心。像安文博一样,因为乡村振兴政策,选择返乡就业的青年,在洪塘村还有很多。在两岸设计团队的帮助下,村民陈小超将自家院子改造成手工音响工作室,实现了音乐梦想;村民刘淳平喜欢国学,开办了汉服工作室,生意红火。

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第一书记 王清钻:我们村的一些基础设施,还有庭院经济都是在两岸青年大力支持下,有序地发展,也得到村民的认可。

九七文旅闽台乡建负责人 在厦台青 黄伟伦:我们透过这一次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与本地的团队结合,因地制宜,互补长短使我们台湾团队在这边更好地,把我们的文创、设计甚至人文关怀的理念,移入到乡村中,我们目前承接了厦门市60多个自然村的项目涵盖了海沧区集美区,未来在同安区翔安区也会陆续落地。

寻常巷陌,鸡犬相闻,穿梭在集美后溪镇城内社,台青段湘麟熟门熟路。把村里的老宅改造成酒瓮博物馆、药房博物馆,开放参观,段湘麟带领一群两岸青年在城内社成立了黑猫树屋两岸青年文旅基地,通过组织开展研学活动,推广闽台乡村文化。

黑猫树屋两岸青年文旅基地负责人 在厦台青 段湘麟:乡村振兴有一些政策包含让我们用课程的方式,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我们去做跟村民之间的课程,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调研把这些历史文化,它是一个做文创很好的基础然后给予我们一些资金的补助,让我们愿意说去做这样子,更多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

在厦台青 刘品彤 VS 村民:感谢你以前经常麻烦你跟你借楼梯,你需要什么东西尽管来拿。

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基地成员、台青刘品彤现已完全融入了城内社的生活,她把这里当做家一样来爱护。前不久,她号召村民一起把村里的篮球场用织带装饰了一番,效果惊艳,村民赞不绝口。

在厦台青 刘品彤:以篮球场的一个平面图做一个构面,旁边是一个彩色的编织带象征着色彩缤纷,也象征着运动家的精神织带缠绕,类似情感交融,体现出两岸情缘的缠绕跟历史的渊源。

两岸青年齐上前,乡村振兴谱新篇。眼下,福建正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台胞参与乡村振兴,也是建设自己的家园。

台胞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既铺就了村庄致富路,也探索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有志台胞一同加入,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两岸发展新篇章。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