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一冷一热之间 凸显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关注职业教育改革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近年来,国家层面更是通过制定出台方案、启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那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才能让职业教育更好点亮劳动者的人生、服务国家发展需要?选择职业教育又如何从“将就”变为“成就”?
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提升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行业分布来看,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无论是通过职业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子,还是一大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获得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在服务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专科“天花板”正逐步被打破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且该数据仍在不断扩大中,预计在2025年将接近3000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近年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质性往前迈了一大步,已有27所职业院校独立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专科“天花板”逐步打破。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曾天山:它不是说光是个学历的增长,它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技术标准,这个能力提高的一个素质,素养的一个综合反映。
启动专业调整升级 适应新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
为对接“十四五”发展新需求,前不久,职业教育发布最新专业目录,其中中职专业调整幅度达到61.1%,高职专业调整幅度达到56.4%,高职本科专业调整幅度高达260%。记者了解到,一些院校正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启动新旧专业之间的调整升级,今年将正式招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王晓勇:面向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本科专业现在扩展到247个,加入了很多数字化的、智能化的跟产业新技术对接的专业。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增强人才适应性
职业教育除了专业适配,更要从人才适应性上下功夫,一些职业院校正从体制机制上大力改革,在威海职业学院最新一轮岗位竞聘中,有14名教师破格晋升,另有12名教授、副教授落聘。这场打破教授终身制的大胆突破,源于一场深化产教融合的体制创新,张雪正是从中脱颖而出的,由讲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这家校内超市,就是她带领学生自主运营的,日均流水超过3万元。
威海职业学院经贸学院副院长 张雪:现场的每个商品都是我们的教具,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教学的一部分,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商业逻辑和商业思维。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健全多元办学格局
针对如何深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提质增效,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曾天山:过去企业办学也是我们的传统,厂中校,校中厂,是吧,多方面育人,起到很好的作用,那我们现在要国家出台新政策,激励这些国企和龙头企业来不仅是参与办学,而且还可以自己独立办学。
此外,为应对新需求,一些职业院校瞄准新方向,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构建技能型社会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社会服务“菜单”。
深化产教融合 厦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实,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厦门也不断做出探索。目前,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构建,产教融合区域特色明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下一步,我市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两岸融合,努力打造成具有闽台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典范,为厦门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有一座名为“城院站”的模拟地铁车站。安检口、取票机、地铁车厢,乍一看,与真正的地铁车站并无两样。这是学校与厦门轨道集团共建的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一个教学场景。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轨道集团开展员工培训超过8000人次。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 黄丹辉:不仅仅针对厦门地铁,我们是想做成南方的培训基地,其它的地铁公司或者师资培训其他的院校,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进行培训。
得益于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轨道交通学院与厦门地铁共建起了省级“轨道交通产业学院”,每年培养出近百名地铁相关专业学生,包含站务员、车辆技术人员、驾驶员等多个岗位人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学生 赖明泓:学到挺多的,礼仪还有技术,还有我们专业的各种知识,都可以在设备上通过操作来真正感知到。可以让我们从学校直接到企业,完美地衔接。
不只是轨道交通集团,目前,城市职业学院已与10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了“三共双赢一不变”的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升级版现代学徒制 培养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不仅体现在学科建设,还有人才培养。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特房波特曼七星湾酒店总厨谭仁生正在教学生们制作甜点。从2016年开始,谭仁生就来到这里给烹饪专业的学生上课。几年来,谭师傅带过的学生已经有上百名。
厦门特房波特曼七星湾酒店总厨 谭仁生:酒店酒楼所用的专业知识,学生如果毕业以后到酒店,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不用重新再学就可以省去了很多的时间。
作为全国首批21所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联合夏商、特房等企业,共同打造出了11个现代学徒制班。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成功探索并实施了以 “三双两段制”为特色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以“双重身份”,通过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形成“校企轮岗学习”模式。
创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职业学校超30所,覆盖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各学习阶段。共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30个高职重点专业,智能制造、旅游会展、电子信息等20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和2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去年,厦门被列为全国“整体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
市教育局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洪军:探索职业教育的混合办学模式,我们想吸引包括台资台企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办职业教育,大力吸引台湾学校来厦门一起跟我们办学+引进台湾的优秀师资来我们厦门教学+鼓励跟吸引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一起跟学校来建产业学院。
新闻观察:一冷一热之间 凸显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2、多方位系统性改革 打破人才瓶颈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职业教育的现状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职业教育改革很迫切?
一冷一热之间 凸显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有着较为严重的社会偏见。不少家长还是会有一种观念认为,考不上高中或者本科才去读职业院校,这种社会偏见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职业教育遇到了瓶颈,才导致一些就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现在一些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而另一边大量的本科生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导致就业困难,这一冷一热之间就能看出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如今我们看到职业院校在改革创新,这能够看出院校本身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决心。但我认为仅仅依靠院校自身的改变是不够的,之所以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偏见,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相对应的职业就业问题。所以我认为,如今单单依靠提升职业教育院校的含金量,是远远不够的。
多方位系统性改革 打破人才瓶颈
你认为职业教育改革,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如果相应的就业保障或者对于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话,职业教育的发展依旧存在瓶颈。拿我们厦门举例子,我市民政部门和厦门的一家学校合作培养养老护理人才,学生还可以拿到相关的补贴。这几年,学校的招生人数有增长,不过这些学生毕业之后,真正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并不多,即使有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真正能长久工作下去的也不多。其中的原因就是,养老护工等相关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还有就是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如果说从就业层面无法改变这些问题的话,那么相关的一些职业教育也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我认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应该是伴随着社会就业层面的结构性改革,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多个层面发力,不仅能够完善职业教育领域,更能够从教育领域去彻底改变如今就业、行业发展等问题的人才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