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 厦门革命英烈:他在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上当选省委书记——刘谦初烈士

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2021-04-01 15:25:41

2021-04-01 15:25:41

1928年,在鼓浪屿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刘谦初就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领导福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在厦门,在鼓浪屿,留下了他的历史足迹。

刘谦初烈士(1897—1931年)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字乾初,1897年12月2日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他曾经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就读。在燕京大学,刘谦初和进步学生董秋斯、张采真、张放等人怀着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想方设法去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览进步书刊。在那里,他们读了李大钊的《新纪元》《唯物史观研究》等文章,还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的著作,视野大为开阔,思想不断进步。1924年6月,刘谦初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入团介绍人方伯务直接领导下,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同年9月,刘谦初燕大毕业。因校长司徒雷登等的作梗,他被迫离开古都,应聘去镇江教书。1926年7月,刘谦初从江苏镇江转往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在岭南大学附中执教。12月,国共合作的国民政府从广州北迁,武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国民政府为准备北伐出师河南讨伐奉系军阀,决定将驻武汉的国民革命军主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刘谦初闻讯,遂应董秋斯邀约,决定去武汉参加第十一军政治部工作。1927年1月,刘谦初被任命为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积极从事宣传理论工作。

刘谦初在思想、理论和行动上的表现,引起政治部内中共党组织的注意。1927年1月25日,由王海萍介绍,刘谦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初春,刘谦初在武昌结识了当时在京山县从事农民运动的共产党员张文秋,两人志同道合,于4月26日在武昌结为伉俪。

1927年8月,刘谦初到上海,党组织分配他在中共江苏省委工作。他曾先后在沪西区委和闸北区委从事工人运动,经常到工厂活动,恢复和组织秘密工会。10月,由于福建党的工作需要,党中央调刘谦初、孟用潜偕同张采真、苏国才等人离开上海,前往福建漳州,由中共闽南临委分配工作。闽南临委管辖福建南部包括兴化、泉州、厦门、漳州、龙岩、汀州等地党的工作。刘谦初到漳州后,临委分配他任漳州地区党的书记,负责领导漳州市区、石码和漳州南乡、南靖县一带党的工作。党组织鉴于刘谦初初到闽南,人地生疏,又不懂闽南方言,特地分配原在漳州从事学生运动的共产党员王德协助他一道工作,为他翻译和带路。他们两人当时均无职业掩护,为了安全隐蔽,往往是利用晚间外出活动。不久,刘谦初担任了闽南临委委员。

1927年12月初,中共闽南临委和闽北临委及各县、市党和共青团代表,在漳州召开联席会议,遵照党中央指示,宣告成立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刘谦初在参加这次会议后,调任石码党的书记并兼管海澄县党的工作。12月中旬,他受临时省委派遣,作为省委巡视员前往福州恢复党组织。他到福州后,通过隐蔽在佛教功德林里的老交通员傅炳恭,联络失散的党员,恢复了党的组织,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福州市执行委员会,筹建了福州市总工会和市农民协会。

1928年4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罗明等人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间,发生了临时省委代理书记、原省委组织部长陈祖康等叛党投敌事件,一时引起福建党内组织上和思想上的混乱。为此,临时省委相继召开紧急会议和省委扩大会议,决定调刘谦初来厦门临时主持省委工作。八九月间,上海党中央派巡视员郑超麟到厦门,在鼓浪屿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的政治任务、组织问题、城市工作、农运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案,选举刘谦初、陈昭礼、谢汉秋等10人为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刘谦初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刘谦初从7月间开始主持临时省委工作后,异常紧张而繁忙。他不断地到外地巡视、指导工作。在厦门,他没有固定的住处。为了工作,他不断地跑工厂、机关和学校。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是当时厦门地下党的重要活动地点,他经常到集美学校活动。

1928年9月15日清晨,刘谦初和省委组织部部长谢汉秋两人离开鼓浪屿安海角17号共青团省委交通站,渡海到厦门参加省委会议。当天上午8时半,国民党地方军阀张贞勾结鼓浪屿外国领事团、工部局,出动大批警特,破坏了17号交通站,捕去学生共青团员数人(后经南洋侨商营救,全部获释)。刘谦初则因行动机敏,幸免被捕。17日,在漳州石码继续发生党组织被破坏的事件,漳州、厦门一带白色恐怖日趋严重。9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厦门迁往福州。随后,刘谦初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

1928年11月,出席党的六大的福建代表罗明等人回到福州。刘谦初立即召开省委会议,研究传达和贯彻六大精神的步骤和方法。罗明传达了六大决议精神,与会同志精神振奋、思想活跃,极受鼓舞。会后,省委派吴亚鲁、罗明、杨适、谢汉秋等人分赴闽南、闽西、闽北、诏安等地传达六大精神,并巡视、指导工作。刘谦初则留在福州主持省委工作并开办党员训练班,培训福州市党和共青团负责干部及工运、农运骨干。这些措施保证了党的六大关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以及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反对“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策略思想在福建党内的贯彻。随后,省委机关搬回厦门。

刘谦初在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于1928年底主持创办了省委机关刊物《烈火》月刊。这个刊物在反映福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工运、农运、学运的斗争形势和经验,推动福建党内教育和训练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9年,山东省委遭受两次大破坏,中央决定把刘谦初调回山东主持工作。2月下旬,刘谦初离开厦门到上海,接受党中央委派到山东工作的任务。1929年七八月,刘谦初、张文秋夫妇不幸双双落入敌人的魔掌。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高贵的品德。

张文秋以“共党嫌疑”被判刑半年,于1930年2月出狱,行前经特许与刘谦初会面、话别。刘谦初深情地凝视着即将重返党的怀抱的妻子,叮嘱张文秋说:回到母亲(指党)身边后,要好好地照顾母亲,听母亲的话;要搞好家务(指为党工作)。1931年4月4日下午2时,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作出了处决在押的刘谦初、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的罪恶决定。临刑前,刘谦初毫无惧色,神态自若,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他牺牲时年仅34岁。

1938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接见他的遗属张文秋时说:“刘谦初我是知道的,他是一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并认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为干女儿。

1993年6月,耄耋之年的张文秋,曾嘱咐她的女儿、女婿和外孙——邵华、毛岸青、毛新宇前来厦门追寻刘谦初烈士当年的革命足迹。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