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超前消费心理 助长校园贷孳生

厦视直播室 2021-03-18 21:32:19

2021-03-18 21:32:19

五部委出拳遏制网贷平台“收割”大学生

“为拍写真欠下万元贷款”“为了买一部手机背上万元负债”,近年来,在贷款机构的精准营销下,只需手机+身份证,有这两样就能借钱,缺乏社会经验和正确消费观的大学生就这样成为了被网贷“收割”的特定群体。为了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近日,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放贷,为大学生网贷套上“紧箍咒”。

南宁:学生为治痘 背万元网贷

来自广西某高校的学生小吴从去年8月开始,在南宁一家金融公司实习,由于担心脸部的痤疮会影响以后正式入职,就想着把它祛除掉。11月,她来到了南宁某皮肤医院,做了两次治疗后,主治医生黄医生称,做满一个疗程效果最好,总费用9785元。小吴表示自己还是学生,没有那么多钱,于是黄医生热心地向她推荐了一家公司,称该公司可以免息为她办理网络贷款,并推荐了一名所谓的工作人员。

心动的小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了人脸识别、勾选了个人征信信息,通过了网贷平台审核。9785元网络贷款分12期偿还,每期还款815.41元。但小吴在医院做完了一个疗程后,感觉效果不明显,就停止偿还第三期贷款。没过多久,小吴发现原本每期偿还815.41元的网络贷款,在逾期21天后涨到了1006.56元。

无力偿还的小吴咨询了法律人士,律师称,由于小吴已经年满18岁,因此她与该网贷公司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是有效且成立的,建议小吴最好按期偿还。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像小吴这样稀里糊涂背上网贷的案例可谓是屡见不鲜,为了解燃眉之急,大学生频频落入互联网贷款的陷阱。为整顿这一乱象,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通知》要求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妥善管理大学生基本信息,不得向第三方机构发送借款学生信息,不得非法泄露、曝光、买卖借款学生信息。

已发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

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一是要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二是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排查,限期整改违规业务,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要求。对于排查发现问题拒不整改或情节较重的机构,要严厉处罚、打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开正门”满足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

此外,在“堵偏门”坚决抵制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同时,《通知》也要求“开正门”满足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各高校要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高校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主动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有合理需求的大学生畅通正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

新闻观察:超前消费心理 助长校园贷孳生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新闻观察员肖鑫。肖鑫你好。2017年5月,银监会等部门合力叫停了“校园贷”。然而,“校园贷”又借“套路贷”“培训贷”“创业贷”等多种“马甲”出现,诈骗等违法手段更隐蔽。此次多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一通知,可以说是前期校园贷监管规则的再次强调,偏重于执行落实层面的强力监管。规范校园贷,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全社会思考的,来分享一下你的观察。

说到整治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园贷,不得不去探寻的,就是学生们贷款的目的。校园贷之所以在各大高校中流行开来,背后的症结所在,其实就是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的钱不够花。需要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资金。拿到了校园贷的资金怎么用呢?通过一些媒体报道,不难发现,一部分大学生拿着校园贷的钱去超前消费了,染上了攀比、虚荣等恶习,还催生了各种“剁手党”、“负债者联盟”等等。这部分人群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高额贷款的陷阱,甚至引发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但换个角度来看,合理适度地使用校园贷,可以满足大学生们的旅游、生活等及时所需。对于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少不了大量资金来支持,校园贷因为它借款简单,放款迅速等特点,还可以帮助创业者们更好地大展拳脚,让“梦想变现”成为可能。

因此,在规范校园贷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一刀切”,还要关注到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鼓励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为大学生提供小额、适度的消费金融产品。

学校、家庭、监管部门等方面还能在哪些方面探索,更好地规范校园贷的健康发展呢?

学校,可以加大对于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邀请金融监管机构、公安部门进入学校开展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们的消费心理,及时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孩子们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金融监管部门更应该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比如,建立贷款资格准入制度,明确放贷额度、利息标准等重要事项。还可以考虑在刑法修改时,将“非法放贷罪”纳入刑法,提高“校园贷”的违法成本。

当下,不少大学生群体流行着“及时行乐”、“活在当下”等等生活理念。这种理念我觉得本身没有问题,追求舒适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一旦反应在消费上,时常就会出现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情况。对此,我想说的是,美好生活需要靠双手奋斗出来,而不是通过透支信用卡,甚至是贷款来获得。大学校园本该是学习,充电的地方。比起物质带来的简单刺激,学校学习的这个阶段,更重要的还是应该脚踏实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希望每个年轻人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都可以不为超前消费所累,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