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兜牢公共卫生体系“网底”

厦视直播室 2021-03-10 21:17:03

2021-03-10 21:17:0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一直以来,基层医疗都是全国两会的热门议题,那么,对于、补齐基层医疗、的短板,代表和委员们又有什么建议呢?今天的头条我们一起来关注。

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于街道下辖的12个居委会10.6万人口,长期存在业务场所紧张的问题。今年1月底,这个中心搬入了位于白鹤山路3号西侧的新场所,宽敞舒适的空间,带给了居民更多便利。

思明区开元街道居民 蔡女士:社区比较近,离我家近,很方便。

中心负责人介绍,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医疗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提升,像化验室和检查室引进了多台先进的设备仪器,购置了全自动的生化仪。接下来,中心将继续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从线上线下持续改善居民的就医体验。

思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胡国彬: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家签工作跟家签服务这一块,争取做到让居民享受到15分钟的社区健康的一个生活圈。

上午,在去年完成改造的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不少前来就诊的市民。为了优化就医流程和就诊环境,附近居民自发成立了银龄志愿服务队,参与到日常门诊的秩序维护、就医指导等工作中。同时,中心还积极引进退休医疗专家,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培训机制,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社区。

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陈新梅:(我们)引进了7名主任级的退休专家到我们这边定期坐诊,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我们利用现有的政策,在居民这块做得更好、更专业、更到位。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基层卫生健康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打造15分钟便民就医圈。在家门口就“能治病、治好病”是许多人的健康愿景,也是我国医疗改革探索的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是关键一步。但要如何才能让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上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不少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表示: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是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关键所在。把全科医生培养好,是后疫情时代分级诊疗、慢病防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加快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 杜丽群:比如说对报考基层医疗卫生的这些技术人员人才,我觉得应该开放一个绿色通道,特别是对一些紧缺人才的岗位,应该可以适当地放宽一些条件,比如说年龄限制这一方面的这种限制。还有的话就是要在评定职称方面,应该对基层的技术人员职称进行一些优化。这样的话可能才能够调动积极性。

此外,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目前,医院看病难、看病贵,实际上就是分级诊疗没有到位。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初期,可以采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式来提升基层的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基层自身能力的提升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 王静成:分级诊疗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从制度体系上把它设计好以后,把基层一定要强,它能接得住,这是非常关键的。

【新闻观察:兜牢公共卫生体系“网底”】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余蕊。你认为基层医疗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承担预检分诊、社区排查、核酸采样等工作,更让人们认识到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但同时,在疫情发生后,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也暴露了设备落后、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

而分级诊疗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相对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通俗来说,就是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分级诊疗在日常运转中可以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承载能力。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核心,正是提升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家庭医疗服务能力。换句话说,基层卫生机构是公共卫生防护网的网底,兜牢了这个网底,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稳固更健康。

近年来,我们基层医疗结构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硬件的投入,基层医疗机构最大的短板是人才,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其实这和一些基层教育机构,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人才荒有相似之处。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和高校合作,招生的时候,可以建立定向培养机制,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为基层储备专业人才;此外结合省、市医疗机构定期巡诊、下乡义诊等活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解决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问题。三是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在技能培训、职称评定、薪酬待遇、津贴补贴等方面对基层医护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增强他们扎根基层一线的信心和动力。

新医改推行了十多年了,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成长,但是现在来看,大医院依旧是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可能还得再加把劲。

其实通过十多年的“新医改”,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获得了不小进步,国内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20年74元,但是大医院依旧人满为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不足,“有病就往大医院跑”的就医习惯难以矫正,基层医疗机构病人偏少,毕竟医生也是一个经验学科,基层医生看的病人越多,医生的技能和经验才能更足。

为推进分级诊疗,让基础病和慢性病患者去基层医疗机构,这些年很多地方都各地针对患者出台了很多办法。比如在经济层面,看病越往基层,医保报销的比例越高。在管理层面,不少地方将大医院的部分专家号分配给基层医院,首诊在基层的患者更容易获得紧缺号源。这些措施确实对患者确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大都还只是停留在引导层面。

在疫情中表现亮眼的“互联网医疗”,就可以让分级诊疗从制度和流程上做出真正的改变。分级诊疗机制要求根据疾病类型及轻重缓急在不同级别或类别的医疗机构之间分配病人,根据病人病情的发展动态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诊,医疗机构之间需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诊疗信息和医疗资源。而“互联网+医疗”能够促进整合医疗资源、引导优质医疗下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落实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互联网医疗”的不断推广和实施。

其实这次疫情可以说,让越来越多人愿意去社区医院,因为可以避免去大医院有更大的交叉感染风险,所以这也是我们推广基层医疗的一个很好的机遇,能逐步建立起小病先去社区看的就医习惯。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