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发布
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卖家想入驻某平台,前提是只能选一家,不能在其它平台上出现……近年来,平台经济领域出现了“大数据杀熟”、“二选一”限定交易这样的涉嫌垄断行为,令消费者和入驻平台的商家们难以维权。昨天(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针对平台经济垄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专门规定,明确了相关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的判断标准。
江苏句容的仲先生经营着一家披萨店,为了能增加一些收入,2017年起,他与某外卖平台合作,开始拓展网上订餐的业务。经过他的悉心经营,网店逐渐成长起来。有了经验之后,仲先生准备寻找其他外卖平台合作,再增加一些订餐量,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外卖平台的阻拦。
江苏商户 仲先生:就不允许我上其他平台,跟我说我跟他们平台签署过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我也跟他们联系过多次,我说如果当时我确实签署过独家战略合作协议的话 我说你把协议拿出来给我看一下,如果当时确实有签的话,那我就不做,他一直没给我回复,结果我没办法,我就上了其他平台,然后他就把我店铺下线了。
仲先生所经历的就是俗称“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所谓“二选一”就是平台要求平台内的经营者不得在其他竞争性平台经营。此次发布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中明确,“二选一”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行为。
《指南》从惩罚性措施和激励性措施两个角度,进一步细化了判断“二选一”等行为是否构成限定交易的标准:平台经营者通过屏蔽店铺、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扣取保证金等惩罚性措施实施的限制,因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产生直接损害,一般可以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平台经营者通过补贴、折扣、优惠、流量资源支持等激励性方式实施的限制,如果有证据证明对市场竞争产生明显的排除、限制影响,也可能被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差别待遇行为
此外,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从而收取不同价格等行为的“大数据杀熟”现象,也在《指南》中被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指南》明确了构成差别待遇可以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新闻观察: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发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剑指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近年来反映集中的问题,你怎么看的?
大数据杀熟近年来成为网络热词,很多人都碰到过。它指的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通常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或搜索到的结果比新用户要少。大数据“杀熟”在网购、在线旅游、机票酒店预订,甚至是网约车、电影票销售等众多领域广泛存在。
“杀熟”手法多样,消费者防不胜防。比如,根据你的消费记录定价,如果你买过的东西价格普遍较高,大数据就认为你“不差钱”,给你加价;根据你的搜索频率定价,如果一件商品你在短时间内搜索过多次,大数据就会认为你急需这件商品,然后给你加价;还可以根据你的地理位置定价,如果你附近的商场少,大数据就会认为你买东西不方便,然后给你看到的商品加价;再有就是控制商品的可见性,直接把价格低的商品屏蔽掉,逼你买贵的。如果说“规则不明、优惠减少、价格升高”这种“杀熟”手法消费者还比较容易察觉,还有一种手法就要隐蔽多了,对于新老客户,平台会通过算法进行针对性推荐,使“熟客”获得的高价商品信息比“生客”多,而且可选择的商品少。
“二选一”主要是平台侵犯商家权益的,它指的是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的依赖性,强迫中小商家在平台间“二选一”,如果商家被发现在其他平台销售,平台会对商家进行惩处,什么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扣取保证金等等,甚至直接下线其所有商品。这往往会给商家以沉重打击,要么离开平台,要么压降商品质量,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近年来比较有名的案例就是阿里巴巴“二选一”等涉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
网络消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你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有些聪明的消费者说了,既然知道了大数据的一些“杀熟”套路,我们能不能反其道行之,来“反杀熟”呢?比如说通过不断安装卸载购物平台,伪装成新客户,享受优惠价格。其实呢,要想精准锁定消费者,对于大数据来说太容易了。改变自己的部分行为或许能一时骗过大数据,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你周围的人群并未改变。大数据能够通过你朋友的朋友的用户行为,来算出你的消费偏好。要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要靠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二要靠法律来保障。比如,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蜂巢等企业顶格处罚。这部《指南》的出台,也说明了平台经济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垄断行为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上的高度关注,我相信这也是对少数不法商人的当头棒喝,如果侵权行为不收手不收敛,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一定会适时出手调查处理,还网络消费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