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东森新闻》报道《闽南渔民修护石沪 传承两岸海耕记忆》

东森新闻 2020-12-30 17:54:47

2020-12-30 17:54:47

澎湖以造型特殊闻名的双心石沪,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打卡景点,其实石沪不只有观赏价值,也是两岸流传已久的一种捕鱼方式。尽管现在有许多石沪,已经不具备捕鱼功能,在澎湖和福建,还是有渔民持续修护石沪,希望能将传统海耕技法,流传下去。

澎湖渔民柯进多趁着退潮,带工具去“巡沪”,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和爷爷都是利用石沪捕鱼,从小耳濡目染,让他成为澎湖修护石沪的老师傅。

澎湖渔民 柯进多:我还没有读书,小学就跟着爷爷去石沪,小时候都搬石头而已。

澎湖海域上的石沪都是上一代留下来的,每一口都有名字。这就是柯进多家的石沪,名叫粪尾门。

澎湖渔民 柯进多:风浪越大石沪底端越要宽,越宽的话,当然堆的时间会越长。

石沪是利用海洋的潮汐变化,涨潮时,鱼跟着潮水流进石沪,退潮时海水褪去,鱼留在了石沪里。

澎湖渔民 柯进多:当初有大概102到103个,(现在)剩下四十几沪。

这些石沪虽然不再使用,柯进多依旧坚持每年修护,因为这是家族传承的记忆。

同样传统的捕鱼方式,在大陆福建也保留下来。镜头来到福建漳州,75岁的蔡金诚,他是整美村里年纪最大的渔民,至今仍用石沪捕鱼。

漳浦渔民 蔡金诚:这个石沪要保护好,传给下一代的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

如今两岸依然留存着不少石沪,澎湖七美屿的双心石沪更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尽管它们大多不再发挥捕鱼功能,但这些石沪如同一串串项链,镶嵌在海岸线上,依旧守“沪”着代代相传的庶民智慧。东森新闻综合报道。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