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读两岸》(五):离人乡愁 "竹篱笆"内外的冷暖人生

两岸新新闻 2020-11-27 22:42:00

2020-11-27 22:42:00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笔下的一首《乡愁》,道尽两岸无数别离之苦、思乡之情。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超过百万军民离别故乡,疏离地看着这一方陌生的孤岛。在两岸隔离的岁月里,乡愁成了牵扯两岸游子与亲人之间的牵绊。两岸电影人也将镜头对准了这些萧索的身影,对准了那个无奈的时代。今天的系列报道《看电影 读两岸》第五集《离人乡愁》,我们就通过电影,翻开那一篇泛黄的思乡乐章。

  台湾电影《童年往事》片段:阿孝,阿婆带你回大陆好吗?好啦,沿着大路走,没过多久,过了河坝,就到了梅江桥,再走几步就到了弯下。回大陆干什么?你好笨,阿婆带你回祠堂拜祖先。

  年幼的阿孝不明白祖母为何总是执念要回大陆,而祖母也不知道为什么记忆中的路总是走走便断了,当她操着一口客家话,问梅江桥在哪时,旁人却用闽南话反问她要去哪儿。语言不通的窘迫,让人与这片土地的割裂感油然而生,这便是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眷村电影”——《童年往事》。

  1949年前后,百万军公教人员跟随蒋介石从大陆迁往台湾,而安置这些军人及其眷属的地方便是眷村。由于眷村大多简陋低矮,并用竹篱笆围绕,因而也有了“竹篱笆”的别称。

  台湾导演 眷村二代 宋筠:所以我们都会在后院,用竹篱笆围起来,那么可以在后面啊,这个做饭啦,做做菜啦,或者是做一些需要的事情啊。

  眷村人虽然来自大陆各省,但在台湾,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外省人”。

  台湾导演 眷村二代 宋筠:那当然眷村有一个特色嘛,就是从中国大陆四面八方来的人,大家居住在一起。原来可能都不见得认识,但是后来在一起生活久了,就跟亲人一样。

  眷村人团结,而这份团结的底色,便是岁月冲不淡的乡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量眷村题材的电影被创作,不少眷村二代通过电影描绘出父辈对故乡的愁思,侯孝贤便是其中之一。电影中,父亲去世多年以后,姐弟几人翻看父亲的日记,才知道为何父亲听到飞机的轰鸣就失眠,为何家具都用便宜的竹子来做。

  台湾电影《童年往事》片段:爸原本打算,只在台湾住个三四年就回去的,所以他买的家具都是用竹子做的,比较便宜,走的时候也可以丢掉。

  眷村人的乡愁不在嘴边,而在心底,他们大多数人原本想着,只是到这片陌生的土地躲个雨,却不曾想这一场雨久久不停。

  台湾导演 眷村二代 宋筠:人都是要落叶归根,他们虽然来了台湾四五十年,可是他们最后,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大陆的老家,能够把自己带回去嘛,这是切不断的啦。

  时光凋零,但电影能将记忆引渡。这部讲述眷村老兵晚年生活的微电影,由刚刚从台湾世新大学毕业的厦门青年王萧雪执导,她将镜头对准了迁台老兵,努力保留两岸的历史记忆。这部微电影,也在今年金鸡港澳台影展第一届海峡两岸青年短片季中,获评十佳"新翼推优荣誉短片"。

  大陆青年导演 王萧雪:我的灵感来源于一则真实的人物事件,是我身边发生的。一个在十几岁就撤退到台湾,与亲人骨肉分离的老兵,他病逝于两岸通航的前一年。那这样一批正在逐渐凋零的群体,他们理应被社会关注。

  在电影的结尾,导演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男女主角踏上返乡的旅程,但最终只是到了海边,而女主角也不知所踪。

  大陆青年导演 王萧雪:你会发现他回到了最开始见到女主角的地方,又有一个新的女孩子找他搭讪,就像他的命运一样,永远陷入一个轮回中,他们是一群被时代左右随波逐流的人。

  年轻世代崭新视角的解读,让这段往事,历久弥新。来自泉州晋江的青年导演傅博,他执导的短片《家宴》,讲述的就是包括自己曾外祖父在内的赴台老兵这个特殊群体的乡愁故事。

  大陆青年导演 傅博:可能我们大陆这代人,对于眷村是完全陌生的,但它们又跟我们紧紧联系。尤其是闽南地区,当时不只我的家庭,好多人的曾外祖父,祖父、祖母就过去(台湾)了,毫无音讯。

  栖身孤岛,魂牵梦绕的都是故土,终于,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封闭的大门打开了。

  如今,两岸已开放“大三通”,浅浅的海峡再也不能阻隔返乡的心愿,那份埋在脑海深处、刻在骨子里、印在心间的乡愁,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