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创新十九条”支持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已超1.7亿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此,火炬高新区及电力部门结合自身特点,谋划未来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创新举措,也将助力推动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市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和示范区,今年6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将原来高新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创新十条”、“创新新四条”、火炬创新券等政策进行梳理合并,推出的十九条措施,覆盖研发创新、企业培育、引才用才、创新生态、知识产权等方面内容。
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一批技术转化中心,是火炬高新区提升园区创新能级的重要措施之一。创新“十九条”将获批市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奖励分别由32万元提高至50万元和70万元;将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奖励由4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并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截至目前,“创新十九条”已支持超800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扶持资金超过1.7亿元。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 倪杰:我们预计最终惠及企业可以达到近千家,扶持资金超过2亿元,“创新十九条”是一个试行两年的政策,我们通过这个试运行和征求企业意见以后,我们会对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除了完善“创新十九条”,火炬高新区还将加大产业创新力度,积极布局开源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的创新平台,并进一步梳理、制定、升级智能制造、新型孵化器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为高新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沃土。
电力外线建设由财政出资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不仅仅是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我市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增添动力。电力获取的便捷可靠,便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要素。在位于同安金富工业园的一处新建厂房,电力施工人员正在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不再需要投资电力外线工程,不仅办电速度更快了,还节省了60多万元的建设成本。今年6月,我市率先在全国出台政策,1250千伏安及以下用户电力外线由政府财政全额出资,供电公司负责组织工程建设,切实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增效。
厦门市立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锡忠:按照传统时间可能需要一个多月,这次只要16天就送电了,同时也节省了外线成本,对企业是非常大的扶持。
落实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全年可减免用户电费支出3.2亿
朝着“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双满意”目标,近年来,电力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更省时、更省心、更省钱的办电服务,疫情发生以来,更是将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落细落实,今年全年预计可减免用户电费支出3.2亿元。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 郑仁广: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特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沿着“双满意、创一流、数字化”的实践路径,加快电网发展、助推能源转型、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