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澎湃”:图“话”变迁

特区新闻广场 2020-11-01 21:39:48

2020-11-01 21:39:48

从不同时代的城市地图,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变迁。今天的浪花视频,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收藏爱好者——杨羽翔,他收藏了不少不同年代的厦门城市地图,从这些地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作为一个厦门人,不管你是不是在厦门出生,只要你在这座城市生活或者学习或者工作,我觉得你就应该去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因为当我们对一个城市了解以后,我们对他的爱才是发自内心的,才会去珍惜她,去保护她,希望她能够越来越好。

今年35岁的杨羽翔,是一个地道的厦门人,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在溪岸路上这家充满复古情怀的店里,林林总总的老物件是他的收藏,也是他对城市的一份记忆。而这一张张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地图,就是他最早的藏品。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这张是最早的,就是1980年的这个厦门的一个旅游图。你看这边是鼓浪屿,这边是厦门老市区。那它最远就标到火车站这边,再过去就没有了就不需要,因为它不属于市区的范围。这边是湖滨南路,当时还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些工厂,在湖滨南路以南。它是代表一个承上启后,在特区还没开始大兴土木之前,厦门的一个城市格局的一个状况。

这张地图就是1992年的时候,就是开始把湖里融在一起了,湖里跟筼筜新区跟老市区,这三片连在一起了。

2000年的地图基本上全岛就已经覆盖了。

在经历了2001年赴美留学工作,2011年重新回到厦门。十年故土沧海桑田,对于家乡的变化,杨羽翔也有着一番心路辗转。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我的第一感觉是厦门变大了,十年以后回来发现,这边都开始有新的小区,新的地标在厦门岛的东部建设了。

这个是2015年11月的时候,整个岛内你看除了这边的山地以外,基本上整个厦门岛就是一个,都已经建成了城区。那岛外这边有海沧的新城,马銮湾,杏林这边是集美,然后这边是翔安、同安。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同时也觉得厦门变小了,以前我也去过钟宅,9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觉得好远。现在我们整个交通路网非常发达,有公交有BRT,还有地铁,到哪儿都很方便。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我们在当下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发展跟变化。但是我们只要隔一段时间,回过头再来看我们才会觉得,哇发展是这么巨大,发展是这么迅速。所以当时我就用我闲余的时间,从周围的街巷开始走起,走街串巷去寻找我儿时的回忆,当然也是去感受厦门的一个变化。

(街景)以前我住这边嘛,但是我当时我奶奶家是住在莲花那边,所以说厦禾路是肯定经常需要经过的。当时厦禾路实际上厦门最宽的一条马路之一+最早的时候它的平均宽度是13米,而这个美仁宫路段是厦禾路当中最窄的一个路段,只有8.5米。所以说当年有一个说法叫做英雄难过美仁宫,就是一个无奈的调侃。上下班的时候,很多公共汽车自行车,都把路塞得满满的。

后面就是因为市府大道和厦禾路形成十字路口,这个路口就变得更加繁忙,再加上08年的时候,BRT贯穿整个厦禾路,使得厦禾路变成厦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干道。越变越繁华,特别是周围的一些建筑,然后慢慢地不断新建起来,它的繁忙是始终不变的。

随着厦门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不同年代的人对“厦门”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而见证着这些变迁,杨羽翔一边在“念旧”,一边在“憧憬”。

寻找老厦门品牌创始人 杨羽翔:像老一辈的人呢,认为中山公园中山路,这一带才叫做厦门。那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呢 就是火车站莲花这一带,才算是厦门。现在这种岛内岛外的隔阂已经基本上消失了,那个收费站全部都拆除了,包括我们今年提出的这种发展 这种方向叫做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我就觉得整个厦门就像我的家一样,每发生一点变化,我都会去关注她,希望她这个变化是往好的方向去变化。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